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其二寿刘教》
《临江仙·其二寿刘教》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闻道城东鹤会,欣然一笑乘风。不知一鹤在墙东。

神仙人不识,未始出吾宗。

弟子有年于此,先生之道如龙。碧桃花子落壶中。

化为三五粒,元是北边松。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标题为《临江仙(其二)寿刘教》。诗中充满了道家的神秘色彩和超脱红尘的情怀。

“闻道城东鹤会,欣然一笑乘风。”开篇便是对一种精神境界的描绘,“鹤会”暗示了一种高洁、自由的生活状态,而“欣然一笑乘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不知一鹤在墙东。”这里的“一鹤”象征着隐逸之士,他们或许就在我们身边,但又难以被世人所识。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神仙人不识,未始出吾宗。”这两句强调了道家修炼成仙后与凡人的区别,以及对内丹之道的坚守和信仰。诗人通过“未始出吾宗”表达了自己对于道教文化传统的自豪和认同。

“弟子有年于此,先生之道如龙。”这里,“弟子有年于此”说明了门下弟子在这条修炼之道上已久,“先生之道如龙”则形象地表达了师傅教导的深邃和力量,如同盘旋腾跃的龙一般。

“碧桃花子落壶中。”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境。桃花在这里象征着纯洁和美好,而“落壶中”则寓意一种收藏和珍视。

“化为三五粒,元是北边松。”最后两句通过对物质转换的描写,隐喻了道家修炼后物我两忘的境界。桃花经过变化,变得如同松子一样,这种变化不仅在形式上,也在精神层面上体现了内丹修炼的奥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道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生命的精神追求。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造诣,成功地将这种境界传达给了读者。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古意·其十七

花叶长相偶,茎茎节上开。

荷边休摘叶,留作一花来。

(0)

古意·其十五

兔丝本无根,所恃惟茯苓。

茯苓在松下,兔丝长青青。

(0)

题画

古木不成林,风含太古心。

不须枝与叶,自可作悲吟。

(0)

白华园作·其六

溪鸣知水涨,木落觉山空。

野鹿閒相过,黄花食一丛。

(0)

怨歌·其三

妾为水中蘋,君作水中藻。

一浮与一沈,花叶难相保。

(0)

太湖怀范大夫

风流谁似大夫长,一载西施遂渺茫。

佳丽至今馀笠泽,精灵何处不夷光。

洞庭花枕鱼鳞屋,胥口云连玉屧廊。

终古红颜感知己,春来争荐早梅芳。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