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觐本师,见翁方恨识翁迟。
杂华林下曾相许,负荷深惭石洞儿。
三十年来觐本师,见翁方恨识翁迟。
杂华林下曾相许,负荷深惭石洞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为悼念逝去的硕堂老人所作的挽歌之一。通过“三十年来觐本师,见翁方恨识翁迟”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深厚的情感与追悔莫及的心情。三十年的时间跨度,暗示了两人相识已久,而“觐本师”一词则可能暗含着对逝者身份的尊敬与崇敬,或许硕堂老人在诗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导师或精神领袖的角色。
接下来,“杂华林下曾相许”一句描绘了两人曾经在花丛环绕的林间有过约定或承诺,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温馨,仿佛两人之间的友谊或师徒关系在自然的美景中得到了升华。最后,“负荷深惭石洞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承担起与逝者之间约定或期望的深深自责,将自己比作“石洞儿”,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愧疚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自我反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哀而不伤、深情厚谊的美学特色。
怪石突兀山嵯峨,溅溅流沫车轮过。
但觉风声四山下,那知脚底龙腾梭。
石窦坱开水鸣潏,土人云是龙所辟。
龙能致水信有之,谓龙开山恐未必。
连峰不碍水归东,乾坤特与一窃通。
鬼斧神工都不用,龙来恰好作潭洞。
君不见瞿唐峡口剑门关,倚天峭壁青巉巉,是龙非龙谁镌劖。
我生未谒忠天庙,陆子示我画壁诗。
画笔峥嵘出乃祖,清芬述德播诵之。
前有作歌钝丁老,和者长篇墨沈随。
穷形极态恣刻画,读诗如见画壁奇。
中祀社神越公像,庙创何代传异词。
溯昔阿?大业末,群雄扰攘干戈驰。
我祖一剑起黟县,六州保障无疮痍。
窦融抒忠洵不忝,钱俶效顺嫌犹迟。
日月出矣爝火熄,功在社稷铭鼎彝。
能捍大灾与大患,祭法协礼佥曰宜。
急当买棹北郭去,撷蘩采藻陈清醨。
惟闻榜额半漫漶,陈丹暗粉壁亦欹。
画壁有孙善表襮,庙貌如故畴匡持。
揭虔妥灵后嗣责,卷还诗卷歌忸怩。
九日多风雨,孤舟倍郁陶。
推篷见山色,扶杖听江涛。
人比黄花瘦,秋随白雁高。
游怀萧瑟甚,木叶下临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