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多风雨,孤舟倍郁陶。
推篷见山色,扶杖听江涛。
人比黄花瘦,秋随白雁高。
游怀萧瑟甚,木叶下临皋。
九日多风雨,孤舟倍郁陶。
推篷见山色,扶杖听江涛。
人比黄花瘦,秋随白雁高。
游怀萧瑟甚,木叶下临皋。
这首清代诗人方璲的《舟中九日》描绘了诗人舟行时的孤独心境和深秋景色。首句“九日多风雨”,点明了重阳佳节之际,天气并不如意,给诗人增添了愁绪。次句“孤舟倍郁陶”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推篷见山色,扶杖听江涛”两句,通过动作细节展现了诗人试图排遣愁绪的努力,推开船篷欣赏远处的山色,手扶杖头聆听江水奔流,然而自然景色虽美,却无法完全冲淡心中的萧瑟。
“人比黄花瘦”一句,诗人以菊花自比,暗示自己因愁苦而形销骨立,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憔悴。接着,“秋随白雁高”则借白雁南飞,寓言时光流逝,秋天已深,自己却仍滞留他乡,更添离愁。
最后,“游怀萧瑟甚,木叶下临皋”收束全诗,诗人感慨万分,周围环境的萧瑟景象与他的心境相呼应,木叶飘零,更显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舟中过九日的孤寂与无奈。
王氏之鬻他帖也,有纸缫其间。
予见其粉墨阑珊,既磨而残。
而考其氏名,辄长忾而永叹。
曰予闻之丛谈,是与忠惠者若是班乎。
今验其字体,则豪放而具骨力,激越而竞波澜。
使名节足以齐驰,亦何羡乎二难。
然而所立所趋,其视忠惠,何啻污池之于泰山。
故虽鬻驵尚得而唾弃之,世之以艺称者,斯亦足以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