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幽清可纳凉,幽清无过绿荷塘。
微风拂袖秋先到,更有熏人一味香。
何地幽清可纳凉,幽清无过绿荷塘。
微风拂袖秋先到,更有熏人一味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纳凉的宁静画面。诗人以“何地幽清可纳凉”开篇,巧妙地引出了荷塘作为避暑胜地的独特魅力。接着,“幽清无过绿荷塘”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荷塘的清幽与宁静,绿意盎然的荷花池成为避暑的理想之地。
“微风拂袖秋先到”描绘了微风吹过荷塘时,不仅带来了凉爽,还仿佛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最后,“更有熏人一味香”点明了荷塘中特有的香气,这种香气不仅令人陶醉,更增添了荷塘的诗意与美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塘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夏日荷塘的独特魅力和清凉之感,同时也通过“秋先到”的暗示,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与欣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如视觉的“绿荷塘”、触觉的“微风拂袖”、嗅觉的“一味香”,以及对时间感知的“秋先到”,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夏日荷塘场景。
乾叶惊飞蹀躞轻,疎枝绰妁斗酥凝。
正怜驿使来冲雪,却费诗翁巧斲冰。
天女手高饶剪刻,玉环肌满见棱层。
何人醉作罗浮梦,花杪横参撼未应。
天地有英气,锺秀在人间。
流虹甫近华旦,维岳预生贤。
千载明良会遇,三世勋庸忠烈,谁得似家传。
高论排风俗,抗志遏狂澜。
记年时,胡尘外,拥朱幡。
洪枢紫府功业,指日复青毡。
拭目泥封飞下,趁取梅花消息,去去簉朝班。
骨相元不老,何必颂南山。
摩挲阅古堂前柳,尽是世臣乔木。
故国风流,中兴事业,都写南山脩竹。
商颜自绿。
甚当日君王,浩歌鸿鹄。
谁识宫中,有人先定大横卜。
簪貂更鸣佩玉。
退朝归较晚,留传黄屋。
雨露无边,风云在手,宜享长生案此处缺一字福。
神京未复。
看先取鸿淘,次封函谷。
岁岁初寒,小桃花下跨青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