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从远岳,过客爱春山。
高驾能相送,孤游且未还。
紫苔封井石,绿竹掩柴关。
若到云峰外,齐心去住间。
幽人从远岳,过客爱春山。
高驾能相送,孤游且未还。
紫苔封井石,绿竹掩柴关。
若到云峰外,齐心去住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之人与远行者告别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生活之孤独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幽人从远岳”一句设定了场景,隐居者来自远方的高山之处。"过客爱春山"则表达了行者的喜好,他欣赏春天的山色。接下来的"高驾能相送,孤游且未还"显示了友情深厚,朋友愿意乘着高车来送别,而隐者自己则是一位独自旅行的人,还没有返回。
"紫苔封井石,绿竹掩柴关"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自然界的美景和隐居生活的宁静。紫色的苔藓覆盖在井旁的石头上,绿色的竹子遮蔽着柴门,这些都是隐居者所喜爱的景象。
最后,“若到云峰外,齐心去住间”则是对友人的嘱咐或愿望,如果到了云雾缭绕的山峰之外,那里风光旖旎,是适合停留和居住的地方。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希望朋友能找到一个美好的安身之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轩驺易笋箯,鸟道便登陟。
林莽蔽日天,行尽忽开辟。
此中别有境,远与红尘隔。
喧杂猿鸟啼,往来虎豹迹。
水声如雷轰,奔放激巨石。
仰望诸奇峰,巑岏如剑戟。
攀藤陟其上,去天方咫尺。
风雨变晦明,烟霞共晨夕。
瑶草与琪花,疑有神仙宅。
山麓俯深潭,游鱼吸寒碧。
矶头坐垂纶,乘钓即有获。
此来值暮秋,林木鸣萧槭。
扫石可为几,聚叶可为席。
拟与偕游人,烹鱼大浮白。
山农惊且喜,茅茨延上客。
食品荐山珍,杯盘至狼藉。
隔宿始言归,幽讨穷日力。
野老共忘机,斯游乐何极。
《游凤凰山同黄絅庵太史黄玉田方伯杨金鹤文学家养洛副使行川明府》【明·陈廷策】轩驺易笋箯,鸟道便登陟。林莽蔽日天,行尽忽开辟。此中别有境,远与红尘隔。喧杂猿鸟啼,往来虎豹迹。水声如雷轰,奔放激巨石。仰望诸奇峰,巑岏如剑戟。攀藤陟其上,去天方咫尺。风雨变晦明,烟霞共晨夕。瑶草与琪花,疑有神仙宅。山麓俯深潭,游鱼吸寒碧。矶头坐垂纶,乘钓即有获。此来值暮秋,林木鸣萧槭。扫石可为几,聚叶可为席。拟与偕游人,烹鱼大浮白。山农惊且喜,茅茨延上客。食品荐山珍,杯盘至狼藉。隔宿始言归,幽讨穷日力。野老共忘机,斯游乐何极。
https://shici.929r.com/shici/Q144Njmw.html
桥畔柴扉半不扃,当春风雨昼冥冥。
玄谈客坐生公石,奇字人非扬子亭。
傍沼阴垂新柳绿,登楼疑望远山青。
酣歌况复倾诸少,小夜谁能忍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