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
仙人劝我食,再三不忍折。
一人得饱满,馀人皆不悦。
已矣勿复言,人人好颜色。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
仙人劝我食,再三不忍折。
一人得饱满,馀人皆不悦。
已矣勿复言,人人好颜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景象,诗人石上发现菖蒲生长,每寸分为十二节,象征着生命的细致与完整。仙人似乎在劝说诗人品尝,但诗人因不忍心破坏这自然之美而犹豫。然而,如果有人取食得以饱足,其他菖蒲却因此凋零,引发了诗人的感慨。他感叹道,算了,不再多言,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满足,但这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不和谐。整首诗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平衡和谦让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谐的珍视。苏辙以简洁的语言,通过菖蒲这一意象,传达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海水天际落,北风捲蓬根。
愁烟结远思,薄暮空纷纷。
京洛子不留,驱车出都门。
离筵枫叶下,客路远声闻。
借问此日还,何时鸥鹭群。
舟移九曲棹,树隐重关云。
笑我鸾鹤姿,久闭樊笼春。
烟霞有归梦,为尔飞吟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