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乐天二首·其二》
《寄乐天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论才赋命不相干,凤有文章雉有冠。

羸骨欲销犹被刻,疮痕未没又遭弹。

剑头已折藏须盖,丁字虽刚屈莫难。

休学州前罗刹石,一生身敌海波澜。

(0)
注释
论才:讨论、评价才能。
赋命:赋予的命运。
相干:相互关联。
凤:凤凰,象征高贵。
文章:这里指华丽的羽毛或文采。
雉:野鸡,比喻地位不高的人。
冠:头上的装饰,象征身份。
羸骨:瘦弱的骨头,比喻虚弱的身体或处境。
销:消失,消逝。
被刻:遭受伤害或雕刻,比喻受到打击。
疮痕:伤口愈合后的痕迹,比喻过去的伤害。
又遭弹:再次遭受攻击或批评。
剑头已折:剑尖折断,比喻能力受损或失败。
藏须盖:需要隐藏起来,比喻保护自己。
丁字:丁字形的铁,坚硬但易弯折,比喻性格刚直但处境艰难。
屈莫难:弯曲非常困难,比喻坚持原则不易妥协。
休学:不要学习。
州前罗刹石:传说中海边的石头,常受海浪冲击,比喻长期承受苦难。
一生身敌海波澜:一生都在与像海浪一样的艰难困苦作斗争。
翻译
谈论才华与命运其实并无关联,凤凰拥有华美的羽毛而野鸡也有它自己的冠冕。
瘦弱的骨头即将消逝却仍遭受雕刻,旧伤的痕迹未消又遭遇新的打击。
剑尖虽已折断仍需藏于鞘中,丁字铁虽然坚硬但要弯曲却极为困难。
切莫学那州前矗立的罗刹石,一生都在与海浪的冲击作对。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才华与命运不相符,遭遇挫折和困顿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凤凰有美丽的文章而雉鸡也有华丽的羽冠,来形象地说明即使有才能,也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和待遇。

"羸骨欲销犹被刻"一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像是一块本想消失的兽骨,却仍然被人不断刻画,这是对诗人自身遭遇的隐喻。接着的"疮痕未没又遭弹"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感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身心所受到的重创。

"剑头已折藏须盖"一句,用剑比喻才华虽有损伤,但仍然在努力隐藏不为人知,而"丁字虽刚屈莫难"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现实无奈时的心理状态,虽然坚韧不拔,但在强大的外力面前,也不得不低头。

最后两句"休学州前罗刹石,一生身敌海波澜"表达了作者面对逆境仍然不放弃,继续学习和奋斗的决心。这里的“罗刹石”是古代用来磨砺刀剑的石头,比喻为学之难;而“一生身敌海波澜”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如同与汹涌的海浪作斗争,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形象,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一文殊院古柏

曾看大柏孔明祠,行尽天涯未见之。

此树便当称子行,他山只可作孙枝。

栋梁知是谁家用,舟楫唯应海水宜。

日莫飞鸦集无数,青田老鹤未曾知。

(0)

移竹

墙阴竹蒙密,板筑念相妨。

欲补园东缺,欣乘雨后凉。

三年生笋遍,一径引风长。

但恐翁弥老,筇枝懒复将。

(0)

和胡教授蒙太守策试诸生

著籍初同阙里多,采芹先致鲁风和。

欲将大策观胸胆,尽召中堂列雁鹅。

终日正言何忌讳,几人馀力尚委蛇。

岂惟太守知为政,仍见先生善设科。

(0)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其二

万斛尘飞日为霾,无心退食自成斋。

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

卧病空看帆度碛,诵诗犹记雪填阶。

夹河南北俱形胜,且借高城作两崖。

(0)

次韵子瞻饮道者院池上

雨气凉侵殿,河流渗入池。

黄粱瀹鱼子,白酒泻鹅儿。

风细初生袖,尘清免污眉。

郊行不易得,拂壁看题诗。

(0)

同迟赋春晚

池塘春旱欲生尘,一雨能令草木新。

脾病不嫌樱笋薄,廪空偏喜麦禾匀。

白须照水湖光净,渌酒留人鸟哢频。

但恐少年嫌老丑,眼前无复一时人。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