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阴竹蒙密,板筑念相妨。
欲补园东缺,欣乘雨后凉。
三年生笋遍,一径引风长。
但恐翁弥老,筇枝懒复将。
墙阴竹蒙密,板筑念相妨。
欲补园东缺,欣乘雨后凉。
三年生笋遍,一径引风长。
但恐翁弥老,筇枝懒复将。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移竹》。诗人通过描绘墙阴竹丛的繁茂和修竹欲补园东缺口的情景,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墙阴竹蒙密"形象地写出竹子在墙阴下郁郁葱葱的景象,"板筑念相妨"则流露出诗人对竹子生长可能阻碍建筑的担忧。接着,"欲补园东缺,欣乘雨后凉"表达了诗人想要利用雨后的好时机,弥补园林的不足,同时也享受这份宁静与清凉。
"三年生笋遍,一径引风长"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生长力和生机,暗示时间的流转。最后两句"但恐翁弥老,筇枝懒复将"则以担忧自己年事渐高,可能不再有精力持杖赏竹的心情作结,流露出诗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情于物,借竹言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
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夜月回孤烛,秋风试夹衣。
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