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行来芳径,修篁覆处茅庵。
借问丈人生计,薄田自种溪南。
细草行来芳径,修篁覆处茅庵。
借问丈人生计,薄田自种溪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细草行来芳径”,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条布满柔软芳草的小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脚下的轻柔与生机。接着,“修篁覆处茅庵”一句,通过高大的竹林覆盖下的简陋茅屋,展现了农人生活的朴素与自然和谐之美。
“借问丈人生计,薄田自种溪南。”这两句则直接揭示了农人的生活方式——在溪水南边耕种少量的土地,自给自足。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生动地刻画出了农人与土地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们简单而真实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和农人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敬意和热爱,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峥嵘丞相府,清切凤凰池。
羡尔瑶台鹤,高栖琼树枝。
归飞晴日好,吟弄惠风吹。
正有乘轩乐,初当学舞时。
珍禽在罗网,微命若游丝。
愿托周周羽,相衔汉水湄。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
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
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
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
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