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细烟霏日暮,小楼空断魂。
京华梦、迢递相关,旧时燕、难认重门。
骊驹记曾催唱,泪满襟、蹙损双黛痕。
怅无端、滞迹湖山,又频岁、六桥看送春。
炉火馀香半温。连娟月色,琐窗只照离人。
诗酒情真。知刻烛、韵常分。
新词愁吟红豆,谁记拍、和回文。
笺成寄云,问何日花下,同擘尊。
雨细烟霏日暮,小楼空断魂。
京华梦、迢递相关,旧时燕、难认重门。
骊驹记曾催唱,泪满襟、蹙损双黛痕。
怅无端、滞迹湖山,又频岁、六桥看送春。
炉火馀香半温。连娟月色,琐窗只照离人。
诗酒情真。知刻烛、韵常分。
新词愁吟红豆,谁记拍、和回文。
笺成寄云,问何日花下,同擘尊。
这首清代杨继端的《绮寮怨·寄怀仲嫂韵徵》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闺怨词。开篇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雨丝如烟,夕阳西下,小楼空寂,诗人的心魂仿佛被这孤寂的景象牵引,陷入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京华梦、迢递相关"表达了对京城生活的回忆和遥不可及的牵挂。
接着,词人借燕子难以辨识旧家之门,暗示了时光变迁和人事沧桑,以及自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渺茫。"骊驹记曾催唱",以骏马催歌的典故,寓言了往昔欢聚的欢乐时光,如今却只剩下泪水浸湿衣襟,黛眉深锁的哀愁。
词人感叹自己滞留山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湖光山色中度过,看着春天一次次离去,而未能与亲人团聚。接下来的"炉火馀香半温",通过炉火余烬和月色映照的琐窗,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孤寂。
词的后半部分,诗人怀念过去与友人诗词唱和的深情,感叹如今只能独自对着红豆(象征相思)低吟新词,无人能回应他的回文。最后,他期待着将书信寄向云端,询问何时能在花下共饮,共享欢乐。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山口挂残月,树色晓青苍。
登危陟层坂,历险凌崇冈。
力衰五步歇,仆夫相扶将。
下瞰同旅人,伛偻行趋跄。
顾余头白翁,驱策游何方。
故人有黄子,绾绶宰江乡。
畴昔枉尺书,走使过洺漳。
温语慰衰朽,冰雪洒肝肠。
吾里值岁俭,尽室无宿粮。
老妻裙不完,稚子充糟糠。
苦被八口累,奔迫道阻长。
黄子敦古处,不与俗士行。
车笠有前期,久要应不忘。
局促返旧居,鸡犬共一轩。
缩头床下雨,眯眼灶中燔。
南风怪事发,正当子夜前。
排墙得生命,再拜告九圆。
臣年已五十,否极不终还。
发言多冒人,举足辄违天。
半生滨十死,两火际一年。
莫言茅屋陋,宾客非等闲。
鬼目不相瞷,而逊华堂坚。
其理不可解,辨说空田田。
昨者刘伯绳,为我不安眠。
仆本方外人,岂终保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