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茅屋隐君家,行尽村园日欲斜。
不识抱琴何处去,柴门寂寞掩梅花。
白云茅屋隐君家,行尽村园日欲斜。
不识抱琴何处去,柴门寂寞掩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访友图景。首句“白云茅屋隐君家”,以“白云”与“茅屋”构成一幅淡雅的画面,隐喻着友人家的隐逸之气,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的高洁品格。次句“行尽村园日欲斜”,通过行走于村落间直至夕阳将落的情景,渲染出一种时间流逝、访友未果的氛围。第三句“不识抱琴何处去”,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踪的疑惑和寻找的急切心情,同时暗含了对友人琴艺高超的赞美。最后一句“柴门寂寞掩梅花”,以“寂寞”的柴门和“掩”字,形象地描绘出访友不遇后环境的冷清与内心的失落,而“梅花”这一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友情的纯洁与高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访友未遇的淡淡哀愁,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野云如火照行尘,会绩溪边去问津。
才子省衔非幕客,楚君科第是同人。
狂思下国千场醉,病负东堂两度春。
他日酒筵应见问,鹿裘渔艇隔朱轮。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步辇千门出,离宫二月开。
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
碧水摇空阁,青山绕吹台。
圣情留晚兴,歌管送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