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秋月》
《江上秋月》全文
唐 / 杨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陇雁送乡心,羁情属岁阴。

惊秋黄叶遍,愁暮碧云深。

月色吴江上,风声楚木林。

交亲几重别,归梦并愁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shàngqiūyuè
táng / yánglíng

lǒngyànsòngxiāngxīnqíngshǔsuìyīn
jīngqiūhuángbiànchóuyúnshēn

yuèjiāngshàngfēngshēngchǔlín
jiāoqīnzhòngbiéguīmèngbìngchóuqīn

注释
陇雁:指陇地的大雁,象征思乡。
羁情:羁旅的情感。
岁阴:岁月的流转。
惊秋:因秋景而感到惊讶或触动。
黄叶遍:落叶满地。
愁暮:傍晚时分的忧愁。
月色:月光。
吴江:古代地名,泛指江南地区。
风声:风吹树木的声音。
楚木林:可能指代楚地的树林。
交亲:亲戚和朋友。
重别:多次分别。
归梦:回家的梦境。
愁侵:愁绪侵扰。
翻译
陇地的大雁寄托着思乡之情,羁旅的情感随着岁月的流转而深沉。
秋天的到来让落叶满地,傍晚时分,碧蓝的云层更显幽深,令人忧愁。
在吴江的月光下,传来楚木林中的风声,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亲人朋友分别多层,连归乡的梦境也充满了愁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思和乡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开篇“陇雁送乡心”,以大雁南飞之景,寄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紧接着,“羁情属岁阴”则透露出一种被困束的情感,与时光共存。

诗中的秋天,是一个充满哀伤气氛的季节。“惊秋黄叶遍”,秋风扫落叶,黄色的叶子铺满了大地,这是时间流逝、生命凋零的象征。接着“愁暮碧云深”则描绘了一种难以排遣的情感之深。

下片转向夜景,“月色吴江上”,月光洒在江面,银白色的波纹似乎也凝固了诗人的思念。而“风声楚木林”则是夜间的风声穿过树林,带来了远方的呼唤。

最后两句“交亲几重别,归梦并愁侵”,表达了人与人之间难以避免的分别,以及这些分别如何在梦中仍旧萦绕,愁绪不断。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和夜晚的寂静,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杨凌
朝代:唐

杨凌,中唐人,与其兄杨凭、杨凝并称“三杨”,因官至大理评事,又称“杨评事”,著有《杨评事文集》。柳宗元为其书作《杨评事文集后序》。
猜你喜欢

晓发南津港

蓬穴露光圆,远屿浓欲滴。

烟披沙草微,孤棹弄寒碧。

泛泛入空明,前帆去不息。

乾坤日摩荡,泱莽众流合。

水气曙濛濛,俯仰星斗逼。

日跃天无根,金光射万隙。

蛟龙失晓睡,采错周六极。

风撼城势低,天水相扶翼。

浩荡积气中,震骇资定力。

霞气郁不腾,平视坤舆侧。

翩然一鸟下,万里风瑟瑟。

(0)

归国遇黄公度赋赠四首·其二

明灯清酒照金徽,海客新从海外归。

丝竹能陶君且听,新亭对景莫沾衣。

(0)

伯平同年不通问二十四年矣书联见贶有瀛洲旧侣成耆宿之语感赋报谢

三百馀俦最少年,海壖一卧亦华颠。

平生自断羞言命,世事回思剩问天。

党籍累君迟假节,陆沈愧昔让先鞭。

别来两纪差持慰,小技雕虫未减前。

(0)

挈复儿登邻霄台

吾年似汝登高日,四海兵戈望中兴。

卌载风云随过鸟,一身林壑学枯僧。

此怀正恐儿曹觉,世事元非我辈胜。

西下夕阳东去水,朅来凝眺最高层。

(0)

八月十二夜期幼点不至时听水斋补葺未竞晓坐池上楼即事柬幼点

蝉响枫容已变秋,满衣清吹自凭楼。

缘枝松鼠如飞过,逐饵池鱼一閧休。

昨夜月明无客赏,多年屋破累僧修。

意君病退诗魔在,持赠山云待梦游。

(0)

七月廿二夜听水斋对月

秋气掠孤梦,月窗濛若烟。

潺潺无尽水,穆穆未明天。

树影森疑象,虫声悄入玄。

巡栏成独笑,非鬼亦非禅。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