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二夜期幼点不至时听水斋补葺未竞晓坐池上楼即事柬幼点》
《八月十二夜期幼点不至时听水斋补葺未竞晓坐池上楼即事柬幼点》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蝉响枫容已变秋,满衣清吹自凭楼。

缘枝松鼠如飞过,逐饵池鱼一閧休。

昨夜月明无客赏,多年屋破累僧修。

意君病退诗魔在,持赠山云待梦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首句“蝉响枫容已变秋”以蝉鸣和枫叶的变化点出季节转换,渲染出浓厚的秋意。次句“满衣清吹自凭楼”写诗人独自凭栏,感受着凉风习习,心境似乎也随着自然景色变得清新。

第三句“缘枝松鼠如飞过”,通过松鼠的灵动形象,增添了生机与活力;“逐饵池鱼一閧休”则描绘了池塘中鱼儿争食的热闹场景,展现了生命的喧嚣与和谐。这两句寓情于景,富有动态感。

“昨夜月明无客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幼点未至的遗憾,以及对月夜美景无人共享的寂寥;“多年屋破累僧修”则反映出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对居所的感慨,僧人帮忙修缮,也暗示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尾联“意君病退诗魔在,持赠山云待梦游”寄寓了诗人对幼点的期待,希望他病愈后能重拾诗兴,一同在梦境中游览山川云海,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夜景色,寓情于景,又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又略带寂寥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浈阳峡山飞来寺

峡山山上飞来寺,绀阁层层树里开。

僧璧不随猿女化,梵钟曾逐蜃楼回。

万松夹道时闻雨,众壑奔流夜殷雷。

犹有昔贤珠玉在,断碑剥落委莓苔。

(0)

缺月词

月体无亏缺,日照乃自偏。

安得长合璧,与天相周旋。

(0)

青田鹤

青田有白鹤,羽翼何蹁跹。

谬承卫公宠,志岂在乘轩。

一鸣能惊人,一飞亦翀天。

独立傍秋水,顾影私自怜。

(0)

五月五日对雨有作

雷声填填云羃羃,雨打梅头麦穗黑。

老农倚耒向天泣,污邪水深耕不得。

余生熟知稼穑艰,倚阑对雨兴长叹。

垢衣未浣生败点,础甓流润无时乾。

客中况值天中节,一举蒲觞仰天说。

民是天民天合怜,天不怜民何降割。

少年饱暖居无何,龙舟槌鼓飞洪波。

锦标夺得竟归去,江干怅立空渔蓑。

(0)

归鸿曲

高秋鸿雁来,仲春鸿雁归。

关河道路远,沙场声韵悲。

去年曾寄帛书去,回文织就相思句。

稿砧远在边城戍,高楼不见绝心绪。

愁多别久泪阑干,何日归来再合欢。

一听归鸿一生怨,杨子江南春雨寒。

(0)

早行

溽云敛徂暑,阴火鍊金精。

瞻彼河汉白,林园风亦清。

肃肃郊雁翔,嘒嘒山蜩鸣。

吹笳者谁子,三五柳边城。

城门一何高,岐路百从衡。

谅无杨朱泣,悠然白首情。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