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作下湖莼,郎作上湖莲。
莲衣易飘落,莼丝长缠绵。
妾作下湖莼,郎作上湖莲。
莲衣易飘落,莼丝长缠绵。
这首诗《下湖曲》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以“妾作下湖莼,郎作上湖莲”开篇,巧妙地将女子与男子比作下湖的莼菜和上湖的莲花,形象地描绘了男女之间的关系。
“莲衣易飘落”,莲花的花瓣容易随风飘散,象征着爱情中可能的分离与不确定性。“莼丝长缠绵”,莼菜的细丝绵长不断,寓意着情感的深厚与持久。这两句诗通过植物的特点,隐喻了男女之间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比下湖莼与上湖莲,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爱情中变化与恒久并存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中情感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十年眺雾山,一朝登君户。
入门不识谁主宾,纷攫诗书同茹吐。
君家阮叔在堂前,长揖话旧问劳苦。
入夜挑灯明月光,瀹泉煮茗论今古。
朝来为指屋后山,山中有亭兼有圃。
共向山头泛棹行,归来君叔笑相侮。
问余袖中携何诗?将毋当作看山谱!
看山、看雨住亦佳,有朋、有酒狂相舞。
留我暂为北堂宾,羡君长作东山主!
他时鹿渠得再来,此间燄峰犹可数。
万仞起白云,余怀能挹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