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雨忧农事,雨多还望晴。
亚窗斜日漏,高树晚霞生。
一水白连野,数峰青过城。
明朝思出郭,看稻听残莺。
不雨忧农事,雨多还望晴。
亚窗斜日漏,高树晚霞生。
一水白连野,数峰青过城。
明朝思出郭,看稻听残莺。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对农业的关切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不雨忧农事,雨多还望晴”,开篇即道出了农民对天气的敏感与依赖,不降雨时担忧农业生产,而过多的雨水又期盼着晴朗的天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颔联“亚窗斜日漏,高树晚霞生”,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霞光映照的美丽画面。透过窗户的缝隙,斜阳的余晖洒落,高大的树木在霞光中更显生机勃勃,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颈联“一水白连野,数峰青过城”,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从近景拉远至广阔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峰。清澈的水流与广阔的田野相接,几座青山越过城市,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壮美。
尾联“明朝思出郭,看稻听残莺”,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期待着第二天能走出城郭,欣赏那金黄的稻田,聆听最后几声黄莺的啼鸣,享受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的关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
昔人有欲问先天,林下相期二十年。
已向尘埃成白发,尚从灯火事青编。
获麟遂讫春秋后,鸣鸟犹闻礼乐前。
春雨未来农事晚,独怀归计在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