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屋甘泉洞,泉甘亦自同。
独怜生海外,题品未曾逢。
我屋甘泉洞,泉甘亦自同。
独怜生海外,题品未曾逢。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的《酌惠泉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一处名为“甘泉洞”的泉水的独特情感与感受。
首句“我屋甘泉洞,泉甘亦自同”点明了地点,即诗人居住的屋旁有一处甘甜的泉水,泉水的甘甜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这里通过“我屋”二字,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活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喜爱。
接着,“独怜生海外,题品未曾逢”表达了诗人对这甘泉的独特情感。这里的“独怜”二字,强调了诗人对这甘泉的特别喜爱,而“生海外”则可能暗指这甘泉来自遥远的地方,或是具有某种特殊的来历或品质,使得它在诗人心中与众不同。最后,“题品未曾逢”则进一步说明了这甘泉的珍贵之处,即它未曾被世人广泛认知或评价,只有诗人能够发现并欣赏其独特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被广泛认知的美好事物的独到见解和欣赏。
青山如横琴,双瀑为之弦。
何人作此曲,一奏三千年。
上有倚天拂云之乔松,下有伏波步月之苍鼋。
松今未凋鼋未老,人间此曲何时了。
我来十月溪水销,古木万壑风萧萧。
飞流向我作宫徵,使我听之心寂寥。
临轩再拜问此水,巢由去后谁知己。
我今剩有两耳尘,不敢向此溪中洗。
山僧煮茗樵父歌,吾亦无如此水何!
甘泉照月如钧天,千门万户生碧烟。
碧天无云露盘出,明河夜拂金童仙。
栖鸦起啼曲城晓,大官步进青龙道。
昆山玉尽武皇老,茂陵春风吹绿草。
魏人车马东方来,一朝秋燐飞空台。
天荒地老骨亦摧,三川白日闻春雷。
蕙花兰叶参差起,微月斜明光泥泥,仙人之泪犹泚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