籊籊江门旧钓竿。如今落手尽清閒。
鳞鳞三六双双鲤,历历千重叠叠山。
斜月落,晓霜残。藤蓑耐得一江寒。
橛头信水亭亭去,鲸浪惊雷午梦安。
籊籊江门旧钓竿。如今落手尽清閒。
鳞鳞三六双双鲤,历历千重叠叠山。
斜月落,晓霜残。藤蓑耐得一江寒。
橛头信水亭亭去,鲸浪惊雷午梦安。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文学家王夫之所作的《鹧鸪天·藤蓑词》系列中的第一首。诗人以"籊籊江门旧钓竿"起笔,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怀旧的画面,让人想起往昔在江边垂钓的日子。"如今落手尽清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悠闲心境的满足。
接下来的"鳞鳞三六双双鲤,历历千重叠叠山"描绘了江中鱼儿跳跃和远山层峦叠嶂的景象,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壮丽。"斜月落,晓霜残"则切换到夜晚,月光斜照,晨霜犹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冷寂的氛围。
"藤蓑耐得一江寒"写的是诗人身披藤编蓑衣,面对江面的寒冷,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橛头信水亭亭去,鲸浪惊雷午梦安"最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船行江上,随着水流自由自在,即使午夜梦回,也能在惊涛骇浪中安然入睡,体现出诗人超脱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动荡时代中保持的那份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