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生一女才十二,秪欠三年未六旬。
婚嫁累轻何怕老,饥寒心惯不忧贫。
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
更拟踟蹰觅何事,不归嵩洛作闲人。
唯生一女才十二,秪欠三年未六旬。
婚嫁累轻何怕老,饥寒心惯不忧贫。
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
更拟踟蹰觅何事,不归嵩洛作闲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一个年轻女孩早慧才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她未来生活的担忧。全诗语言质朴、意蕴深长,颇具生活气息。
首句“唯生一女才十二”直接点出诗中人物的特点,即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女孩就展现出了不俗的才华。紧接着,“秪欠三年未六旬”则是对时间的描摹,意味着这位小女孩离成年的日子尚远。
第三句“婚嫁累轻何怕老”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女孩子早婚现象的担忧。这里的“婚嫁”指的是女孩子可能会面临的早婚问题,“累轻”则是对她年纪轻轻即将承受家庭责任的无奈感受。“何怕老”反映了诗人认为这个年龄的女孩还未必懂得婚姻的重量,故而对于未来岁月中可能到来的老境并没有太多的担忧。
第四句“饥寒心惯不忧贫”则是对这位小女孩已经习惯了生活中的困苦,如饥饿和寒冷,并且对于贫穷也已渐渐不再感到忧愁。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她坚韧不拔的性格给予肯定。
下面两句“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则是对女孩才华横溢的赞美。这里的“紫泥丹笔”和“赤绂金章”都是指代书写和文墨的高贵材料,表明这个年轻的女孩子已经在文学或书法上有了相当的造诣。
末尾两句“更拟踟蹰觅何事,不归嵩洛作闲人”则是诗人的自言。这里的“我”即指白居易自己,他表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有更多值得探索和思考的事情,因此不愿意简单地归隐山林,成为一个平庸的隐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才华横溢但生活并不宽裕的小女孩的描写,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命运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深刻的洞察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之间矛盾的心态。
远望烟中山,秀列如屏奁。
近山失山态,历乱沙石兼。
鼓勇得细路,山势如相钳。
苔润垂绿发,藤老张紫髯。
天然设危坂,惴惴各戒严。
盘空踏鸟背,挂石欹帽檐。
横风驱雨来,密点如胶黏。
去寺不十武,黝黑万象淹。
俯听云有声,怒挟虎豹潜。
巨浸俨在上,数峰青露尖。
须臾辨天色,一一排牙签。
人从树杪行,鱼贯穿水帘。
水声去复返,岩底嘶渐渐。
万窍各自悲,馀响穷微纤。
仆夫讵解此,过险徒沾沾。
转路觅灯火,生增寒雾添。
回看石壁下,新月弯如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