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日楚人丘户部汝谦要饮显灵宫即事》
《端午日楚人丘户部汝谦要饮显灵宫即事》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逃暑仙都静不扃,杂花红雾昼冥冥。

綵丝留景真堪续,白苧含薰且细听。

酹屈怀沙人渐少,辟兵飞警事初宁。

从他稚子行觞数,楚客于今肯爱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在显灵宫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韵味。首联“逃暑仙都静不扃,杂花红雾昼冥冥”以“逃暑”点出夏日避暑之意,“静不扃”则暗示了宫中环境的宁静与庄严,而“杂花红雾昼冥冥”则通过色彩与光影的交织,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生动的氛围。

颔联“綵丝留景真堪续,白苧含薰且细听”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庆祝活动,綵丝留景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延续,白苧含薰则可能指代了香料的使用,增添了一份仪式感和香气的享受。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颈联“酹屈怀沙人渐少,辟兵飞警事初宁”提到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通过“酹屈怀沙”表达了对先贤的缅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人渐少”可能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参与传统活动的人越来越少,这既是对历史传统的反思,也是对现代社会变迁的一种感慨。

尾联“从他稚子行觞数,楚客于今肯爱醒”则以儿童的欢声笑语作为收尾,既呼应了端午节的庆祝主题,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这里“楚客”一词,既指古代楚地之人,也暗含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之意,强调了即使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愿意保留并珍视这些传统习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端午节的习俗、文化内涵以及对历史的追思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

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

不妨公事资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

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

(0)

登灵山水阁贻钓者

江上见僧谁是了,修斋补衲日劳身。

未胜渔父闲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

纵有风波犹得睡,总无蓑笠始为贫。

瓦瓶盛酒瓷瓯酌,荻浦芦湾是要津。

(0)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其二

快活田翁辈,常言化育时。

纵饶稽岁月,犹说向孙儿。

茅屋梁和节,茶盘果带枝。

相传终不忘,何必立生祠。

(0)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其一

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

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

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

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

(0)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一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

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

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

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0)

赠吴圆

经年理郡少欢娱,为习干戈间饮徒。

今日临行尽交割,分明收取媚川珠。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