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林承信》
《挽林承信》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交宁问田安在,急义固于官不知。

膴仕幸多花萼好,幽栖宜与竹林期。

床头周易吾将老,案上楞严晚得师。

此意自应天予后,峄阳未琢长孙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línchéngxìn
sòng / chénliáng

zhòngjiāoníngwèntiánānzàiguānzhī

shìxìngduōhuāèhǎoyōuzhúlín

chuángtóuzhōujiānglǎoànshàngléngyánwǎnshī

yìngtiānhòuyángwèizhuóchángsūnzhī

翻译
何必追问田园何处,急切道义超越官场意识。
高官厚禄之人幸好有花萼般的美好,隐居生活更适宜与竹林为伴。
床头的《周易》预示着我将老去,晚年才找到《楞严经》这样的良师。
这种心境自然会得到上天的认可,就像峄阳未雕琢的长孙枝一般。
注释
田安:田园安宁。
急义:急切的道义。
官不知:官场意识之外。
膴仕:高官厚禄。
花萼: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幽栖:隐居生活。
周易:古代经典,易经。
吾将老:我将老去。
楞严:佛教经典《楞严经》。
天予:上天赋予。
峄阳:古代著名琴瑟产地。
长孙枝:比喻未经雕琢的天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林承信的作品。诗人首先强调了友情的重要,即使在生死离别之际,也不忘询问对方的近况,表现出对故人的深深挂念。"重交宁问田安在"一句表达了这种深情厚谊。

接着,诗人提到林承信的义气和品性,即使身居高位,仍不忘道义,这与官场的世俗风气形成对比,"急义固于官不知",赞扬了他的高尚情操。

诗中还提及林承信的生活方式,他虽然身处荣华,但更向往宁静的隐居生活,与竹林中的高士为伍,"膴仕幸多花萼好,幽栖宜与竹林期",展现了他对淡泊名利的追求。

诗人感慨自己年事已高,陪伴在身边的只有《周易》和《楞严经》,这两部经典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床头周易吾将老,案上楞严晚得师",流露出对知识和智慧的珍视。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林承信精神的认同和敬仰,认为他的品格和志向超越了常人,"此意自应天予后,峄阳未琢长孙枝",以峄阳之木(一种坚硬的木材)比喻林承信的品质,暗示他如未经雕琢的美玉,具有非凡的内在价值。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林承信的回忆和赞美,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次许先生韵

十里清风舞桧杉,先生高卧白云岩。

苔生石上嗔人扫,花落门前许燕衔。

自古养生惟一致,于今处世务三缄。

老来会得閒滋味,咀嚼方知蔗境甜。

(0)

寄西峰僧

山溜细涓涓,松庭夜鹤眠。

西峰残月堕,趺坐佛灯前。

(0)

山中赠日南僧

此处结庵久,故山天一涯。

绕檐閒数竹,汲涧自浇花。

晨击香台磬,宵分石鼎茶。

双峰已堪老,无梦更思家。

(0)

宿江店

今宵宿江店,门外有芦花。

到县无十里,为邻只数家。

灯明茅屋小,月转竹篱斜。

忽听歌声起,渔舟傍浅沙。

(0)

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

江郭虽卑湿,心清身自安。

槐云深院静,梅雨小窗寒。

酒熟还留客,潮生可凭阑。

寄言彭泽宰,休道懒为官。

(0)

早发平昌岛

泊舟孤屿下,解缆未明前。

浪影带残月,山光浮曙烟。

微霞初映海,新涨漫回川。

起向孤篷倚,吟怀正浩然。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