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太平兴国宫》
《题太平兴国宫》全文
宋 / 李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香炉峰下宅天官,三界方知可往还。

白石眼前分世路,紫云头上接天班。

沧溟岂隔毫芒内,忆劫皆归瞬息间。

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虚鸾鹤会跻攀。

(0)
注释
香炉峰:指代一个具体的山峰。
天官:古代神话中的天神居住的地方。
三界:佛教术语,指人间、天上和地狱三个世界。
白石:象征世俗的道路。
紫云:象征天庭或神仙的居所。
天班:天神的等级秩序。
沧溟:大海,形容广阔无垠。
毫芒:极微小的差距或距离。
忆劫:回忆过去的轮回。
瞬息间:极短的时间。
心源: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或精神源泉。
真境:指心灵的净土或真理境界。
凌虚:超脱尘世,飞翔在空中。
鸾鹤:传说中的仙鸟,象征高洁。
翻译
在香炉峰下的住所,天宫之路显现,三界间的往返变得清晰。
眼前的白石象征人世间的道路,头顶的紫云连接着天神的行列。
广阔的海洋看似遥远,其实都在瞬间的记忆中回溯。
只要心向真理之境,就能与仙鹤一同翱翔于虚无之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受的作品,题目为《题太平兴国宫》。诗中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净化的境界。

"香炉峰下宅天官"一句,以香炉峰为背景,设想有一处仙居或道观,其神圣之处足以与天相通。

"三界方知可往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向往,这里指的是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来去自如的境地。

"白石眼前分世路",白石象征清净,眼前的景象像是分开了尘世与出世的道路。诗人可能是在表达通过观察自然之美,可以领悟到超越尘世的真理。

"紫云头上接天班"则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景色,紫云如同连接天地的桥梁,使人感觉自己已然与天界相连。

"沧溟岂隔毫芒内",沧溟通常指广阔的水域,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质疑的是,即便是长河岁月,也不过是细微之物,对于心灵的追求毫无阻碍。

"忆劫皆归瞬息间",忆劫可能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这些记忆都汇聚在一瞬之间,如同一切历史与时间的长河最终汇入永恒的现在。

"但得心源到真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到内心真正净化、觉悟的渴望,这是诗人的修行目标,也是他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最后,"凌虚鸾鹤会跻攀"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愿景,希望自己能够像仙鸟鸾鹤一样,飞越世俗的羁绊,达到精神上的自在和解脱。

作者介绍

李受
朝代:宋

李受,字益之,长沙浏阳(今属湖南)人,一说德化(今江西九江)人(《江西通志》卷九二)。英宗治平中官右谏议大夫、天章阁待制兼侍读。神宗即位,拜刑部侍郎致仕。卒年八十。事见《宋史》卷三一○《李柬之传》。
猜你喜欢

寄李成季

闻驱传节向秦关,何日重来玉笋班。

犹胜谯都拙司马,苦无官况不教闲。

(0)

诏除虚额钱计庭遣简州通判王和叟再至谓考实未然也人日赠和叟一首

天王念远民,哀此西南隅。

主者按其籍,取之尽锱铢。

扫地皆赤立,名独存版图。

竭泽傥未已,来年恐无鱼。

明诏甚宽大,宿负当蠲除。

主者惨不乐,何以充挽输。

刺史讵可信,殆将有为无。

遣官视故府,姑往考簿书。

簿书亦难凭,缘绝或欺予。

不如持明诏,却还桑大夫。

跋涉君徒劳,两驾泥轼车。

所幸得一欢,莫辞留斯须。

今晨属挑菜,啖我园中蔬。

蔬食君莫笑,郡县诚空虚。

(0)

比与鲜于柬之游池上已而辱三诗见示因次韵·其三

资州有佳儿,贤哉青云器。

过我池上游,长啸薄炎炽。

折花爱攲红,堕叶轻拾翠。

风流良不凡,可用观子志。

(0)

四月二十三日始设酒禁试东坡羹一杯其味甚真觉曲糵中殊无寸功也食已得三诗·其一

今日忽感悟,闭门谢曲生。

未危却二孺,不战仇三彭。

掊击北海樽,哜量东坡羹。

尚恨薄滋味,未能免亏成。

我欲咽元和,默坐朝上京。

坐等梨枣熟,小试升天行。

(0)

四月二十三日始设酒禁试东坡羹一杯其味甚真觉曲糵中殊无寸功也食已得三诗·其三

去夏苦多雨,势若无炎官。

今晨迫重午,香黍仍胶槃。

天机杳难测,人言亦多端。

祗今原田上,立苗未妨寒。

但愿含颖时,借日开迷漫。

蟪蛄尔何知,喣喣啼夜阑。

(0)

上闽帅范石湖五首·其一

人物于今正眇然,欲从江表访先贤。

迩来耆旧无新语,谁使文章漫两川。

利器蚤能誇颖脱,偏师聊复制中权。

骚人有几登青竹,耐可同时欠执鞭。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