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入楚乡,与子别经岁。
有客过我门,携君尺书至。
昔我出京师,仓皇省家事。
遂令千里别,不一执君袂。
又闻子亦行,杖履若飘驶。
虽成相思诗,欲写不可寄。
飘飘山水梦,时与飞锡值。
乃能以书来,知子犹我记。
浮云随高风,聚散未可计。
迟君冰雪诗,濯我尘埃思。
春风入楚乡,与子别经岁。
有客过我门,携君尺书至。
昔我出京师,仓皇省家事。
遂令千里别,不一执君袂。
又闻子亦行,杖履若飘驶。
虽成相思诗,欲写不可寄。
飘飘山水梦,时与飞锡值。
乃能以书来,知子犹我记。
浮云随高风,聚散未可计。
迟君冰雪诗,濯我尘埃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寄参寥》,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开篇“春风入楚乡,与子别经岁”,立刻设定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春风吹拂过的地方是楚乡,这里的“与子别”指的是与亲人分别已经过去一年了。
诗中的“有客过我门,携君尺书至”,则表现出一份喜悦之情,因为有客人来访,并且带来了亲友的信件。这里的“尺书”特指书信,而非其他形式的文字,这种细节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温馨感。
接下来的“昔我出京师,仓皇省家事”,则是回忆起过往,当自己离开京城时,那种急促与忙碌中掩饰不住对家庭琐事的挂念。紧接着,“遂令千里别,不一执君袂”更深化了这种离别之痛,诗人通过“不一执君袂”的形象,传达出无法割舍的依恋之情。
然而,随后的“又闻子亦行,杖履若飘驶”,却让思念变得更加复杂。亲友也踏上了旅途,这种相互之间都在旅行中、相隔千里的境遇,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这里的“杖履”指的是行走时所带的拐杖和鞋子,“飘驶”则形容行走之迅速,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急迫。
尽管诗人写下了《相思诗》,但“欲写不可寄”,这不仅是因为书信难以传递,更是内心情感的复杂和深沉难以言表。这种感情在“飘飘山水梦,时与飞锡值”中得到了释放,那种飘渺的山水之梦,以及偶尔与流星(飞锡)相遇的情形,都成为诗人情感寄托。
最终,“乃能以书来,知子犹我记”,通过这封信件,诗人才明白亲友依然如昔日那般记挂着自己。而“浮云随高风,聚散未可计”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与接受,人生聚散如浮云,不可预测。
在最后,“迟君冰雪诗,濯我尘埃思”,诗人提及了自己的诗歌,如同冬日的冰雪清冷,而自己的心思却被世俗的尘埃所覆盖。这不仅是对自己诗风的一种反思,也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聚散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