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发弟携家避水於迎山阁且赋二小诗寄诸子勉次其韵·其一》
《元发弟携家避水於迎山阁且赋二小诗寄诸子勉次其韵·其一》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襁负苍皇冒雨来,烹茶煎石暂相偎。

南山况值秋天爽,卯酒时时自一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风雨中,元发弟带着家人避难至迎山阁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避难者与自然环境的微妙互动。首句“襁负苍皇冒雨来”,生动地刻画了避难者的匆忙与紧张,他们背负着行李,在风雨中艰难前行。接着,“烹茶煎石暂相偎”,描述了在避难所内,人们暂时找到了一些温暖和安宁,通过烹煮茶水,寻求心灵的慰藉。后两句“南山况值秋天爽,卯酒时时自一杯”,则进一步渲染了避难期间的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尽管身处逆境,但诗人仍能发现秋天山色之美,并在闲暇时享受一杯卯酒,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乐观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也蕴含了在困境中寻找生活之美的哲理。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菩萨蛮

宦情总为绳牵住。何时再整归舟路。柳色满江春。

遥听唤渡人。右台云气绕。孤负山光好。

只觉系人愁。归鸦啼不休。

(0)

卖花声.月夜闻歌

风静夜泠泠。何处箫声。听来历历韵分明。

最妙一枝斑竹好,入耳偏清。衙鼓点轻轻。

已报初更。露华如水洗中庭。

且喜窗前明月满,背了红灯。

(0)

宴桃源.花语楼与内子夜话

楼外红蕉风定。月上海棠初醒。

微觉玉壶香,刚熟绿华春茗。人静。人静。

凭遍一栏花影。

(0)

虞美人.题倪耘劬司马花阴寻梦图

紫藤棚下霏香雨。人在花深处。梦魂如水一痕消。

不信人间真有可怜宵。寻思细细檀心印。

空把银蟾认。为谁唤起旧时情。

只是红墙遮不住箫声。

(0)

风入松.文殊院饭后,住院中

登临忽失四围山。景向雾中看。

相携小住文殊院,听松声、如泻狂澜。

坐待黄昏雨过,凭轩时怯衣单。老僧笑语劝加餐。

蔬笋正堆盘。香厨别有仙风味,羡壶天、日月偏安。

经岁竟无夏令,立秋犹带春寒。

(0)

醉落魄

关山难越。悠悠长路愁重叠。故园东望乡心切。

归梦年年,云水洞庭阔。巴山几度听啼鴂。

佳时怕负芳菲节。客中未忍琴樽歇。

莫下珠帘,冷落中庭月。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