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花落尽柳绵飞,陌上游人去渐稀。
今日江津送春去,明年还向柳梢归。
群花落尽柳绵飞,陌上游人去渐稀。
今日江津送春去,明年还向柳梢归。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与淡淡的离愁别绪。
首句“群花落尽柳绵飞”,以“群花落尽”象征春天的消逝,而“柳绵飞”则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舞的景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的繁华落幕,也预示着新生的开始。这句诗运用了视觉意象,营造出一种春日将尽的氛围。
次句“陌上游人去渐稀”,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结束时的场景。随着季节的变化,游人逐渐减少,他们或许在欣赏着春天最后的美景,或许在为即将到来的夏天做准备。这一句通过“游人去渐稀”的动态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第三句“今日江津送春去”,点明了诗的主题——送别春天。诗人选择在江边渡口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之情。这里的“送春去”不仅指季节的更替,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最后一句“明年还向柳梢归”,以乐观的态度展望未来,暗示了春天终会再次来临,生命与自然的循环不息。这句话不仅给人以希望,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循环的乐观态度。
谁谓客行倦,怀古方悠哉。
清风吹逸兴,飞上琅琊台。
琅琊台临东海碧,西直嵩高莫霞赤。
半厓皎月分会稽,别岫凝云低碣石。
天高地回形势雄,越王曾驻旌旗红。
九霄宫榭瞰中国,今日辇路无行踪。
更有秦皇并汉武,恣意干戈毒天下。
岂不豪雄盖一时,俯仰乾坤亦奚?。
偶来观日出,即置黔黎三万家。
也复祠四时,万八千里飞龙车。
劳民耗国有如此,中夏外夷咸怨唾。
柰何二君不觉寤,欲火内烈无垠厓。
莫贵於天子六合今巳一,莫寿于仙人更冀长生术。
楼船采药泛沧溟,桂馆候神凌太清。
纷纷方士有何验,去去童女无归情。
几度登临徒骋望,缥缈蓬瀛隔烟浪。
银阙珠宫不得游,骊山茂陵那免葬。
君不见金人去国泪滂沱,颂德之名石以磨。
琅琊台,高嵯峨。
《琅琊台歌》【明·谢肃】谁谓客行倦,怀古方悠哉。清风吹逸兴,飞上琅琊台。琅琊台临东海碧,西直嵩高莫霞赤。半厓皎月分会稽,别岫凝云低碣石。天高地回形势雄,越王曾驻旌旗红。九霄宫榭瞰中国,今日辇路无行踪。更有秦皇并汉武,恣意干戈毒天下。岂不豪雄盖一时,俯仰乾坤亦奚?。偶来观日出,即置黔黎三万家。也复祠四时,万八千里飞龙车。劳民耗国有如此,中夏外夷咸怨唾。柰何二君不觉寤,欲火内烈无垠厓。莫贵於天子六合今巳一,莫寿于仙人更冀长生术。楼船采药泛沧溟,桂馆候神凌太清。纷纷方士有何验,去去童女无归情。几度登临徒骋望,缥缈蓬瀛隔烟浪。银阙珠宫不得游,骊山茂陵那免葬。君不见金人去国泪滂沱,颂德之名石以磨。琅琊台,高嵯峨。
https://shici.929r.com/shici/cuYER9.html
君不见郑虔学书晚弥笃,岁收柿叶贮三屋。
兴来寝食两俱忘,但觉毛公老而秃。
又不见梓人造车度群木,木中无火柿所独。
旧言盖轸象乾坤,须信斡旋归一轴。
美哉此果有常德,结实何曾问荒熟。
霜馀万颗缀寒林,下视黄柑类奴仆。
牛心取象庶彷佛,熨斗得名何浼渎。
火乾既许暖关膈,冰冷当知解烦燠。
今年夏秋足时雨,尽道和气钟百谷。
西成仅得十之五,亦见阴阳有盈缩。
就中朱实繁且大,照野煌煌骇人目。
较之常岁远不侔,正似㪷胜难趁斛。
国家运厄困强敌,一纪于兹事弓韣。
空庭喋血在今年,我已不疑何更卜。
禾和鞋谐古云谶,大柿之祥天下福。
请赓继伐献吾君,王者功成四方服。
《大柿行》【宋·王之道】君不见郑虔学书晚弥笃,岁收柿叶贮三屋。兴来寝食两俱忘,但觉毛公老而秃。又不见梓人造车度群木,木中无火柿所独。旧言盖轸象乾坤,须信斡旋归一轴。美哉此果有常德,结实何曾问荒熟。霜馀万颗缀寒林,下视黄柑类奴仆。牛心取象庶彷佛,熨斗得名何浼渎。火乾既许暖关膈,冰冷当知解烦燠。今年夏秋足时雨,尽道和气钟百谷。西成仅得十之五,亦见阴阳有盈缩。就中朱实繁且大,照野煌煌骇人目。较之常岁远不侔,正似㪷胜难趁斛。国家运厄困强敌,一纪于兹事弓韣。空庭喋血在今年,我已不疑何更卜。禾和鞋谐古云谶,大柿之祥天下福。请赓继伐献吾君,王者功成四方服。
https://shici.929r.com/shici/DxDH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