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路傍草》
《路傍草》全文
唐 / 于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至始青青,香车碾已平。

不知山下处,来向路傍生。

每岁有人在,何时无马行。

应随尘与土,吹满洛阳城。

(0)
翻译
春天到来万物始绿,芳草萋萋,华丽的车驾驶过已将草地碾平。
无人知晓山脚下,小草顽强地在路边生长。
每年都有人在此停留,何时未见马蹄奔忙。
它们应随着风中的尘土,飘散充盈整个洛阳城。
注释
春至:春天来到。
始:开始。
青青: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香车:装饰华美的车驾。
碾已平:被车轮碾压平坦。
不知:不知道。
山下处:山脚下的地方。
来向:趋向于。
路傍生:在路边生长。
每岁:每年。
有人在:有人停留。
何时:什么时候。
无马行:没有马经过。
应随:应该跟随。
尘与土:尘土。
吹满:被风吹满。
洛阳城:中国古都之一,这里泛指繁华的城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淡泊与期待。

“春至始青青”,表现了春天初来时万物复苏的生机,草木开始萌发。"香车碾已平"则是说在这美好季节中,道路已经被行人踩得平坦,这里的“香车”可能指的是皇家的马车,也有学者认为是贵族或官员的车辆,但无论如何,它都是权力和富庶的象征。而道路变得平坦,则暗示着这是一个繁华与活动频繁的地方。

"不知山下处,来向路傍生",诗人对远处山下的具体景况并不了解,却发现草儿已经悄然生长在路边。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接受。

“每岁有人在,何时无马行”表明这个地方每年都有行人经过,而且马匹也常常行走其间,这里的人和车马来往不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

最后,“应随尘与土,吹满洛阳城”,诗人希望那些草儿的种子能够随着风,像尘埃一样飘散,与大地上的泥土相伴,然后被风一吹,就能布满整个洛阳城。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一种美好期盼,也是诗人对于自己作品传播和影响力的比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感受,以及他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广泛流传的愿望。

作者介绍

于邺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武陵,(他书均以于邺、于武陵为二人,如:新唐书艺文志既录于武陵诗一卷,又有于邺诗一卷,全唐诗以于武陵为会昌时人,复以于邺为唐末人。此从唐才子传)杜曲人。
猜你喜欢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其九

飞桥三折逐溪长,红杏千株落水香。

十里溪云连古木,阴森不见帝城墙。

(0)

豹突泉

潺湲一道落桑乾,中有征人泪未寒。

愁绝三云驱马去,年年花向战场看。

(0)

莲子

菡萏含犹浅,青青带露寒。

的中元有薏,莫但作莲看。

(0)

暮天

暮天稍晴霁,雨气白成云。

月出争残日,林光两不分。

(0)

兰花香

宝安香品异,黄熟甲南天。

种子都成结,薰兰更耐煎。

黍珠三叶里,鱼子万花前。

新摘含膏露,多栽出大田。

乾乘朱夏晒,湿比素馨鲜。

一气归丹鼎,同心作紫烟。

频疑金粟吐,绝胜水沉然。

臭味氤氲合,清和郁滞宣。

命长凝木火,神旱见山川。

作好须贻女,惊精不用仙。

隔施云母片,灰隐藕心钱。

马尾丝丝渗,鸪斑点点妍。

囫囵随大小,斧凿稍方圆。

习静惟宜此,忘机不是禅。

心空多病日,根老半生年。

金桔都如石,朱砂不及泉。

肥硗农圃力,灌溉子孙贤。

九畹桑麻外,千林井里边。

太阳持盛实,炎德矢贞坚。

服媚同王者,旃檀莫并肩。

(0)

题马参领乐田图

无心射猎向秋空,且拥图书大帐中。

文学已将高密似,神仙更与伏波同。

云林萧散多真乐,水木清华满素风。

儿女分传经大小,书声吹彻越台东。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