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九首·其十二》
《偈十九首·其十二》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一雨一晴,岩桂加青。释迦骨髓,弥勒眼睛。

途中无限拖泥者,问渠何日是归程。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描绘了一幅自然与哲理交融的画面。"一雨一晴,岩桂加青",雨后的阳光使得岩石上的桂花更加翠绿,色彩鲜明,象征着自然界中短暂而美好的瞬间,同时也寓意着事物在经历风雨洗礼后,展现出更深层次的生命力和美丽。

"释迦骨髓,弥勒眼睛",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的两位重要人物来比喻,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深邃如同其骨髓,弥勒菩萨的慈悲与笑容则如其眼睛,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精髓在于智慧与慈悲并重,引导人们向内探索自我,向外传递爱与关怀。

"途中无限拖泥者,问渠何日是归程",诗人将人生比作旅途,许多人在追求、挣扎中迷失方向,如同“拖泥者”一般,难以自拔。此处提出一个问题:“归程”何时到来?这不仅是对个人内心寻找归宿的追问,也是对生命意义和终极目标的探讨。在禅宗的视角下,真正的“归程”并非外在的某个地点,而是内心的觉醒与解脱,即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学思考的融入,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关于生命、智慧、慈悲与归宿的深刻洞察,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滦阳试院题画·其一

热河秋景总如春,绿意红情色色新。

衙署上头行殿近,消闲谁似画中人。

(0)

庚午嘉平由都返济途中作·其二

初日出杲杲,人影长丈余。

落日照马首,影长与之如。

历历数亭堠,切切望室庐。

岂惟念饥渴,意亦厌征车。

授餐不求饱,适馆不择居。

颓然引枕卧,梦境翻蘧蘧。

劳生守田亩,此愿终恐虚。

(0)

送莲舫先生谪戍伊犁

绝塞崎岖道路难,九边风色万重山。

好从博望探河曲,终见班超入汉关。

大漠惊沙盘马足,高天明月指刀环。

策勋自效他年事,莫遣霜华点鬓斑。

(0)

搔首

搔首踟蹰日,无言对暮云。

书从江上去,春向雨中分。

蔓草滋吴苑,楼船壮楚军。

老成徒远虑,舆论正纷纷。

(0)

和伍崧申江楼

时雨时晴画本开,风光不厌酒徒来。

岳阳楼上梅花笛,习子池边鹦鹉杯。

声重晚钟闻远寺,夜深凉雨长新苔。

临江好看东来客,移取芭蕉别院栽。

(0)

贼平后喜少皋胞弟归来

雁序分飞二十年,中间踪迹两茫然。

池塘春草添新梦,伯仲埙篪续旧缘。

秦岭路因烽火隔,秣陵月为弟兄圆。

鹡鸰往事伤回首,话到酸辛泪自涟。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