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求色见总邪谈,安得文殊发弆龛。
试看眉毛翠岩在,春来依旧绿䰐鬖。
声求色见总邪谈,安得文殊发弆龛。
试看眉毛翠岩在,春来依旧绿䰐鬖。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戏题宝塔院》。诗中以宝塔院为背景,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学的深刻感悟。
首句“声求色见总邪谈”,以“声”与“色”代表感官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现象的质疑,认为这些只是表面的、虚假的。接着,“安得文殊发弆龛”,引用佛教中的文殊菩萨,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智慧的追求,希望能在佛法的宝库中找到真谛。后两句“试看眉毛翠岩在,春来依旧绿鬖鬖”,以“眉毛翠岩”象征佛法的深邃与恒久,即使是在春日的生机中,也依然保持着其内在的绿意与生机,寓意佛法的永恒不变与生命的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蘼芜叶暗江云暖,翡翠单飞怨春晚。
陈女多情玉镜分,陆郎薄倖斑骓远。
宝鸭团炉百和香,锦鸳方褥五文章。
阴阴垂柳笼书幌,点点飞花落绣床。
双鸾欲寄金龟倩,燕月吴云不相见。
柔肠万转逐回文,乱绪千条萦弱线。
女贞枝上燕双栖,夜合花前思欲迷。
停针嘿嘿无人会,但觉春山两叶低。
晓嘶绣勒门前路,夜炙银灯帐中语。
指点香茸旧唾痕,见妾朝朝断肠处。
岸头击鼓人聚蚁,吉日挽船下江水。
新船龙行气势雄,头抢入水尾插空。
篙师跪拜祝船圣,牲纸前陈启神听。
沿江灵庙八十四,闻请齐来共欢庆。
五湖四海道路通,蛟蛇不逢无恶风。
大石低头小石卧,吕梁滟滪轻轻过。
吴粳蜀麻淮海鹾,大商满载黄金多。
年年早归谢神福,酒浇船头赛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