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雾晦阶前,垂珠带叶边。
五里浮长隰,三晨暗远天。
傍通似佳气,却望若飞烟。
疏帘还复密,断栋更疑连。
还思逢乐广,能令云雾褰。
晓雾晦阶前,垂珠带叶边。
五里浮长隰,三晨暗远天。
傍通似佳气,却望若飞烟。
疏帘还复密,断栋更疑连。
还思逢乐广,能令云雾褰。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雾气弥漫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雾的形态、质感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生动地展现出来。
首句“晓雾晦阶前”,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晨雾笼罩,使得台阶前一片朦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垂珠带叶边”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雾比作垂下的珍珠,与叶片相连,形象地描绘了雾在树叶边缘凝聚的景象,既展现了雾的晶莹剔透,又突出了其轻盈飘渺的特点。
“五里浮长隰,三晨暗远天”两句,进一步扩展了雾的范围和影响,五里之内的低洼地带都被雾所覆盖,连远处的天空也变得昏暗不明,强调了雾的浓厚与广阔。通过“浮”、“暗”二字,不仅表现了雾的动态感和视觉效果,也暗示了雾的厚重与压抑。
“傍通似佳气,却望若飞烟”则从侧面烘托雾的美丽与神秘。雾在近旁时仿佛是吉祥之气的象征,而在远处望时,则如同飘渺的烟云,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雾的两种不同状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展现了雾的静态美,也体现了其动态变化的魅力。
“疏帘还复密,断栋更疑连”两句,通过描述室内与室外雾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室内原本稀疏的窗帘因雾气而显得更加紧密,室外的断梁在雾中似乎又连接了起来,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雾的渗透力和模糊性,同时也暗示了雾的无形与无定。
最后,“还思逢乐广,能令云雾褰”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乐广能够使云雾散去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遇到能够化解眼前迷雾的人或事的愿望。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光明与清晰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君不见吴山高起千万丈,上有烟岚变化出奇状。
影照江流湖水地镜分,下抱太空各垂文光密星象。
晓日波平如熨横素罗,幽鸟低飞閒来往。
岸芦石树小径斜,隔岭樵歌应渔唱。
山根湖脉下相通,福基寿域深且广。
武陵主人偏嗜黄精淡可食,子孙皆换仙骨格。
望云何由并称觞,时复驰神到乡国。
元气混沌含孝胚,圣人独知立兹德。
堂中高挂二仙图,木公金母若旧识。
两颜不衰百岁期,际天海色苍茫浩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