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平芜送落晖,六朝征战尚依稀。
风生战舸周郎过,月落南楼庾老归。
秋塞戍閒番马病,春江流下蜀鱼肥。
神州北望知何处,父老犹能话岳飞。
极目平芜送落晖,六朝征战尚依稀。
风生战舸周郎过,月落南楼庾老归。
秋塞戍閒番马病,春江流下蜀鱼肥。
神州北望知何处,父老犹能话岳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武昌地界上眺望远方,心中涌现历史兴亡之感的景象。诗人极目望去,眼前的平原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萧瑟荒凉,而六朝时期的征战往事依稀可寻,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鼓角声和兵甲之声。
"风生战舸周郎过"一句,提及了三国时期周瑜的故事,借以表达历史的沧桑变迁。"月落南楼庾老归"则是对庾信晚年寂寞生活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这一点来强调时光易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秋塞戍閒番马病,春江流下蜀鱼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同时也隐含着边疆战争频发、国力不振的情况,以及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秋塞"指的是边塞在秋季的萧瑟景象,而"戍閒番马病"则暗示了军队的疲弱和战乱不断。
最后两句"神州北望知何处,父老犹能话岳飞"表达了诗人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国家强盛的渴望。"神州"指的是中国,而"北望"则是诗人心向神州所在方向的深沉眺望。通过父老还能讲述岳飞故事这一点,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于传承英雄精神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衰、英雄辈出的感慨,以及对于民族复兴的期盼。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
荐衣如念存,拜垄不遑息。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礼毕便当还,于诚乃为得。
騕袅黄金络,春风北渡河。
将军守汉法,壮士发燕歌。
绿水塘蒲短,晴天塞雁多。
家声复年少,矍铄笑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