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因秋澹泊,静理作游心。
策马排云至,看鸿带月深。
草烟迷础色,松响触泉音。
耳目谁能着,安禅入梦寻。
山因秋澹泊,静理作游心。
策马排云至,看鸿带月深。
草烟迷础色,松响触泉音。
耳目谁能着,安禅入梦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西山归途中所见的宁静景色。首句“山因秋澹泊”,以秋日山景的淡泊宁静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静理作游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策马排云至,看鸿带月深”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骑马穿行于云雾之中,沿途欣赏着夜空中飞过的鸿雁,画面富有动态感和诗意。而“草烟迷础色,松响触泉音”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木间弥漫的烟雾与松林中泉水流淌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和谐的自然景象。
最后,“耳目谁能着,安禅入梦寻”两句,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心境,仿佛连耳目都融入了这份宁静之中,最终在梦中寻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与禅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主题。
望苍茫,极平楚。一霎没洲渚。
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
匆匆水上桥头,篾篷横转,且凭系、檐前高树。
倚朱户。试看桃叶帘前,年年艾如虎。
丹碧龙舟,准拟听箫鼓。盼他兰桨东来,今天停渡。
怪不得、把佳期阻。
正喜漏沉宵静,陡送繁声到。琤瑽不是先时小。
是骤雨跳珠,怒号万窍。织女恼。把银河、半空倾倒。
风声暴。雷声旋绕。蝶梦惊回悄。桃笙竹簟寒生峭。
有老妻关切,隔房先报。夜凉了。须斟酒、罗衾添好。
灵根易断,瘦影难扶,且商量调护。
春寒料峭,宜位置、窈窕房栊深处。
夏来赤日,怕冰玉、难禁骄暑。到九秋、渴了相如。
赐与一杯琼露。
冬宵冻合银瓶,莫湿透香泥,寒气凝冱。
闲情料理,算岁岁、费尽绿窗心绪。
芳兰娇小,好权当、负床孙抚。
只几旬、消受幽香,补报养花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