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隔帘听.夏夜大雨》
《隔帘听.夏夜大雨》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隔帘听

正喜漏沉宵静,陡送繁声到。琤瑽不是先时小。

是骤雨跳珠,怒号万窍。织女恼。把银河、半空倾倒。

风声暴。雷声旋绕。蝶梦惊回悄。桃笙竹簟寒生峭。

有老妻关切,隔房先报。夜凉了。须斟酒、罗衾添好。

(0)
鉴赏

这首《隔帘听·夏夜大雨》描绘了夏日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声、风声、雷声交织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这场雨的独特感受。

“正喜漏沉宵静”,开篇即点出夜深人静的美好时光,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陡送繁声到”,转折处,一阵密集的雨声打破了宁静,引人入胜。接下来,“琤瑽不是先时小。是骤雨跳珠,怒号万窍。”这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雨声比作跳跃的珍珠,形象地描绘了雨滴落地时的清脆声响,同时“怒号万窍”则生动地表现了风雨交加的气势。

“织女恼。把银河、半空倾倒。”这一句将织女与银河联系起来,赋予了雨夜以浪漫色彩,仿佛织女在天空中倾倒了银河,为人间带来了一场壮观的雨。接着,“风声暴。雷声旋绕。”进一步渲染了雨夜的氛围,风声狂暴,雷声环绕,营造了一种紧张而震撼的场景。

“蝶梦惊回悄。”蝴蝶的梦境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雨惊醒,寂静中透露出一丝不安。接下来,“桃笙竹簟寒生峭。”桃笙和竹席在雨夜中显得格外寒冷,暗示了环境的突然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细腻感受。

最后,“有老妻关切,隔房先报。夜凉了。须斟酒、罗衾添好。”在这场大雨中,老妻的关切之情如同温暖的阳光,穿透了雨夜的寒冷。她提前告知了丈夫,夜已凉,需要添酒暖身,盖上更厚的被子。这一细节体现了家庭间的温馨与关怀,也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细节的重视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夏夜大雨的壮美与诗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春阴

正月多风雨,长河一鉴平。

隐雷乘暖发,细草带烟生。

鹿豕栖林远,鸥凫入浪轻。

前村春酿熟,泥泞少人行。

(0)

赠东畬归田作

白蘋风起钓丝凉,解组归来野兴长。

波浪尘埃非旧梦,青山影里卧斜阳。

(0)

西村诸社友见访雨夜分得微字

门外泥深草路微,满江风雨暗斜晖。

春潮正急不可渡,有酒相邀且莫归。

野服奚囊留竹桁,茶烟山影共柴扉。

重招更有荼蘼帖,烂醉花前愿岂违。

(0)

陈氏园

百亩名园巳变丘,每凭故老话风流。

金钗醉倚观鱼槛,画桨轻移送酒舟。

箫鼓晚衙花底散,笙歌夜月宴中留。

感怀莫问当年事,野菜青青满地愁。

(0)

秋去春来信有期,双双依旧啄芹泥。

网罗不到营巢处,肯厌田家草屋低。

(0)

题云林画

昔年来看墨池鹅,风雨扁舟载酒过。

一自春归清閟阁,几番蛛网落花多。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