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箫一去几经年,古木青萝锁洞天。
黠鬼不量曾窃药,真人岂碍作飞仙。
细看丹灶凝烟地,知有清朝应世贤。
欲下苍崖却回首,何时著我弄云泉。
凤箫一去几经年,古木青萝锁洞天。
黠鬼不量曾窃药,真人岂碍作飞仙。
细看丹灶凝烟地,知有清朝应世贤。
欲下苍崖却回首,何时著我弄云泉。
这首宋诗《金丹》是宋代诗人陈以庄的作品,主要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凤箫一去几经年”暗示着时光流转,仙道之音已远去多年,隐含着对仙踪难觅的感慨。接下来的“古木青萝锁洞天”描绘了深山洞府被茂密的树木和藤萝所环绕,仿佛与世隔绝,象征着修道者的隐逸生活。
“黠鬼不量曾窃药,真人岂碍作飞仙”两句,通过黠鬼偷药和真人修炼成仙的故事,表达了对仙道追求的执着以及对世俗干扰的不屑。诗人认为,真正的仙人不会因为小人的觊觎而停止修行,反而更显其超凡脱俗。
“细看丹灶凝烟地,知有清朝应世贤”进一步揭示了炼丹修炼的场景,丹灶上烟雾缭绕,暗示着修炼者在静心炼丹,期待着清静世界中诞生出造福世间的贤者。
最后,“欲下苍崖却回首,何时著我弄云泉”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站在高崖之上,回头眺望,期盼着有一天能放下尘世,投身于自然的山水之间,享受云游泉石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仙道理想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超越。
我生何不辰,无地可偷安。
康衢击壤人,家室不得完。
天高听岂卑,低首长含酸。
田庐鬻已尽,皮穿髓亦乾。
数年苦积逋,一日当还官。
宽贷在狐鼠,搜索尽孀单。
狐鼠满城社,道路心胆寒。
棘林有夜哭,行乞无朝餐。
正供输差易,索羡应常难。
赦书阁不下,辜此新恩宽。
去去难具陈,悲来亦多端。
子逃不必问,女卖何足叹。
涸鲋无涓滴,穷猿失林峦。
囊头发已秃,流血臀常丹。
衰老复远适,少壮休盘桓。
风人咏硕鼠,此语真析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