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丹》
《金丹》全文
宋 / 陈以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凤箫一去几经年,古木青萝锁洞天。

黠鬼不量曾窃药,真人岂碍作飞仙。

细看丹灶凝烟地,知有清朝应世贤。

欲下苍崖却回首,何时著我弄云泉。

(0)
翻译
那只凤箫已经离去多年,古老的树木和青藤环绕着神秘的洞天世界。
狡猾的鬼怪没有估量到曾经偷过仙药,真正的仙人怎会因这而妨碍成仙之路。
仔细观察那炼丹的炉灶,烟雾缭绕之地,可知清世会有出类拔萃的贤人。
想要下山崖时却又回头张望,何时能与我一同在云雾缭绕的山泉边游玩。
注释
凤箫:可能指仙人的法器或乐器。
古木:古老的树木,象征岁月和神秘。
青萝:青色的藤蔓,增添神秘氛围。
洞天:神话中的仙境。
黠鬼:机智但有时狡猾的鬼怪。
真人:修道者或仙人的尊称。
丹灶:炼丹的炉灶,与修道有关。
清朝:此处可能指清静的时代或仙人出世的时机。
世贤:世间有德行的贤人。
苍崖:高峻的山崖。
回首:回头看。
著我:带着我,引申为陪伴。
弄云泉:在云雾缭绕的山泉边游玩,象征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宋诗《金丹》是宋代诗人陈以庄的作品,主要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凤箫一去几经年”暗示着时光流转,仙道之音已远去多年,隐含着对仙踪难觅的感慨。接下来的“古木青萝锁洞天”描绘了深山洞府被茂密的树木和藤萝所环绕,仿佛与世隔绝,象征着修道者的隐逸生活。

“黠鬼不量曾窃药,真人岂碍作飞仙”两句,通过黠鬼偷药和真人修炼成仙的故事,表达了对仙道追求的执着以及对世俗干扰的不屑。诗人认为,真正的仙人不会因为小人的觊觎而停止修行,反而更显其超凡脱俗。

“细看丹灶凝烟地,知有清朝应世贤”进一步揭示了炼丹修炼的场景,丹灶上烟雾缭绕,暗示着修炼者在静心炼丹,期待着清静世界中诞生出造福世间的贤者。

最后,“欲下苍崖却回首,何时著我弄云泉”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站在高崖之上,回头眺望,期盼着有一天能放下尘世,投身于自然的山水之间,享受云游泉石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仙道理想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超越。

作者介绍

陈以庄
朝代:宋

宋建宁建安人,字敬叟,号月溪。黄铢甥。工诗,尤以词擅名。有《月溪集》。
猜你喜欢

大安驿

古驿宿倦客,昏鸦啼远林。

月当高岭小,花傍短墙深。

辫发盘蝉额,当炉操鴂音。

行行近乡国,沽酒且开襟。

(0)

莫春柬林咨伯太史·其一

帝里春将莫,他乡客独颦。

风尘双短剑,天地一畸人。

不惜黄金尽,空馀白首新。

应怜扫门者,早为报平津。

(0)

我生何不辰次杜少陵垂老别韵

我生何不辰,无地可偷安。

康衢击壤人,家室不得完。

天高听岂卑,低首长含酸。

田庐鬻已尽,皮穿髓亦乾。

数年苦积逋,一日当还官。

宽贷在狐鼠,搜索尽孀单。

狐鼠满城社,道路心胆寒。

棘林有夜哭,行乞无朝餐。

正供输差易,索羡应常难。

赦书阁不下,辜此新恩宽。

去去难具陈,悲来亦多端。

子逃不必问,女卖何足叹。

涸鲋无涓滴,穷猿失林峦。

囊头发已秃,流血臀常丹。

衰老复远适,少壮休盘桓。

风人咏硕鼠,此语真析肝。

(0)

瑞兰

鬒发娇歌出洞房,却怜纤手送霞觞。

坐中若问侬名字,楚佩由来重国香。

(0)

渔歌

几处渔灯隐月明,有时风送唱歌声。

吾生不用咨詹尹,已解沧浪笑独醒。

(0)

见峡怀人·其二

尊酒曾将二妙同,别来新恨逐飞篷。

浮云最妒孤蟾色,万点寒山隔望中。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