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何不辰,无地可偷安。
康衢击壤人,家室不得完。
天高听岂卑,低首长含酸。
田庐鬻已尽,皮穿髓亦乾。
数年苦积逋,一日当还官。
宽贷在狐鼠,搜索尽孀单。
狐鼠满城社,道路心胆寒。
棘林有夜哭,行乞无朝餐。
正供输差易,索羡应常难。
赦书阁不下,辜此新恩宽。
去去难具陈,悲来亦多端。
子逃不必问,女卖何足叹。
涸鲋无涓滴,穷猿失林峦。
囊头发已秃,流血臀常丹。
衰老复远适,少壮休盘桓。
风人咏硕鼠,此语真析肝。
我生何不辰,无地可偷安。
康衢击壤人,家室不得完。
天高听岂卑,低首长含酸。
田庐鬻已尽,皮穿髓亦乾。
数年苦积逋,一日当还官。
宽贷在狐鼠,搜索尽孀单。
狐鼠满城社,道路心胆寒。
棘林有夜哭,行乞无朝餐。
正供输差易,索羡应常难。
赦书阁不下,辜此新恩宽。
去去难具陈,悲来亦多端。
子逃不必问,女卖何足叹。
涸鲋无涓滴,穷猿失林峦。
囊头发已秃,流血臀常丹。
衰老复远适,少壮休盘桓。
风人咏硕鼠,此语真析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生活境遇,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冷漠的深刻批判。诗人以“我生何不辰”开篇,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哀叹,紧接着描述了主人公生活的种种苦难:无处可避的贫困、家庭的破碎、官府的苛捐杂税、社会的冷漠与剥削。
“天高听岂卑,低首长含酸。”这两句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面对天高地厚的社会现实时的无力感和内心的酸楚。接着,诗人通过“田庐鬻已尽,皮穿髓亦乾”描绘了主人公因贫穷而失去家园、生活资源枯竭的凄惨景象。进一步,“数年苦积逋,一日当还官”揭示了主人公长期累积的债务压力,以及最终不得不面对官府追讨的绝望。
“宽贷在狐鼠,搜索尽孀单。”这两句讽刺了官府对待百姓的残酷无情,将宽恕的权利留给狡猾的狐狸和老鼠,却对弱小的寡妇和孤儿进行严苛的搜刮。接下来的“狐鼠满城社,道路心胆寒”更是渲染了社会环境的恶劣,人心惶惶。
“棘林有夜哭,行乞无朝餐。”描绘了主人公在困境中挣扎的场景,夜晚哭泣,白天四处乞讨,生活极其艰难。最后,“正供输差易,索羡应常难。”强调了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正当的赋税征收容易,而额外的索取却常常让百姓难以承受。
“赦书阁不下,辜此新恩宽。”表达了对政府宽大政策未能真正惠及底层人民的失望。全诗以“去去难具陈,悲来亦多端。”收尾,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无法详述,但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描绘,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贫富差距、官民矛盾以及人性的冷漠,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我歌行路难,什百之端歌一端。
丈夫委质事天子,岂谓当由左右始。
九重邃远壅蔽多,疏贱孤臣竟谁恃。
君不见贾谊上书谈世务,汉皇欣然绛灌怒。
只言旦暮即公卿,一麾却作长沙傅。
又不见董生硁硁守廉直,儒者安知丞相力。
白头不得里中卧,远徙胶西骄主国。
二公之事略无异,史策纷纷多此类。
余风积习传至今,覆辙危机在平地。
沛国迂儒不晓事,酷信丘轲泥文字。
往年抗疏婴逆鳞,赐玦归来十二春。
岂无高足据要津,未肯低眉干贵人。
贵人方寸九折坂,况我三轮行不远。
帝阍无路欲何之,五岳寻仙未应晚。
¤
圣王久已徂,方策不俱逝。
大者载诗书,遗烈播无际。
猗嗟德不泯,文章亦相俪。
吾观三五迹,旷代若同世。
区区汉唐来,群儒犹善继。
葳蕤竹素间,君相赖攸济。
皇朝属全盛,光重施来裔。
自非良史才,大业有瑕翳。
愿言见作者,缀缉列凡例。
纷纶括群典,俶傥袭六艺。
言文行则远,斯理良匪细。
惓惓告在位,秉笔当勿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