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埼飞雪,别浦流云,暮天凉意初觉。
野色遥连,暗隔断、红香城郭。
刻意寻秋,不堪愁鬓,等閒迷著。
忆扁舟旧隐,月落潮生,游情倦,风波恶。
江亭记得春归,正迷离万绿,雨润阑角。
短笛声催,愁更说、蹋青前约。
最怜是、惊鸥断雁,聚影澄潭怨漂泊。
付与霜枫,冷红独舞,媚西风帘幕。
短埼飞雪,别浦流云,暮天凉意初觉。
野色遥连,暗隔断、红香城郭。
刻意寻秋,不堪愁鬓,等閒迷著。
忆扁舟旧隐,月落潮生,游情倦,风波恶。
江亭记得春归,正迷离万绿,雨润阑角。
短笛声催,愁更说、蹋青前约。
最怜是、惊鸥断雁,聚影澄潭怨漂泊。
付与霜枫,冷红独舞,媚西风帘幕。
这首《梦横塘·野凫潭芦花》由清代词人王鹏运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江边景色的凄美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寂寥,以及词人内心深处的愁绪与感慨。
开篇“短埼飞雪,别浦流云,暮天凉意初觉”,以雪、云、暮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寒冷而空旷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孤寂。接下来,“野色遥连,暗隔断、红香城郭”一句,通过对比城市与野外的景象,突出了自然与文明之间的界限,同时也表达了对繁华与宁静的向往。
“刻意寻秋,不堪愁鬓,等閒迷著”则直接抒发了词人的愁绪,他试图在秋天的景色中寻找安慰,却发现自己满头白发,岁月不饶人,不禁心生感慨。接着,“忆扁舟旧隐,月落潮生,游情倦,风波恶”回忆起往日泛舟湖上的悠闲时光,如今却因生活的波折而疲惫不堪,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江亭记得春归,正迷离万绿,雨润阑角”将视线转向春天的江亭,虽然现在是秋天,但词人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绿意盎然,雨水滋润着角落,这既是自然界的轮回,也是对生命活力的渴望。紧接着,“短笛声催,愁更说、蹋青前约”通过短笛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愁绪,同时提醒着词人曾经的承诺与约定,如今却难以实现。
最后,“最怜是、惊鸥断雁,聚影澄潭怨漂泊”描绘了鸥鸟与大雁在水面上的孤独身影,它们仿佛在诉说着漂泊的哀愁,与词人的心境相呼应。而“付与霜枫,冷红独舞,媚西风帘幕”则是对霜枫在秋风中的独立舞动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词人对自由与坚韧精神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切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微波冲得绿萍开,数点青青粘石阶。
绿葑自来不自去,来时须载白鸥来。
玉珂朱组。
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
窗户新成,青红犹润,双燕为君胥宇。
秦淮贵人宅第,问谁记、六朝歌舞。
总付与、在柳桥花馆,玲珑深处。
居士。
闲记取。
高卧未成,且种松千树。
觅句堂深,写经窗静,他日任听风雨。
列仙更教谁做,一院双成俦侣。
世间住。
且休将鸡犬,云中飞去。
斯文准乾坤,作者难屈指。
我从李郎游,知有徐孺子。
春风杼洲前,白月太湖尾。
怀哉来无期,玉唾炯在纸。
去年识仲氏,何啻空谷喜。
合并忽自天,倾倒见底里。
维君天下土,竹箭东南美。
胡不在石渠,诸公当料理。
千岩今林宗,泉石助风轨。
示疾不下堂,有句高八米。
此老笔砚交,诚斋古元礼。
毫端酒秋露,去国词愈伟。
属闻都门别,回首即桑梓。
独怜苕溪上,垂榻俟行李。
烟波肯寻盟,归棹为君舣。
漠漠江南烟雨,于飞似报初春。
折过女郎山下,料应愁杀佳人。
白天碎碎如析绵,黑天昧昧如陈玄。
白黑破处青天出,海月飞来光尚湿。
是夜太史秦月蚀,三家各自矜算术。
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书不在夕。
上令御史登吴山,下视海门监月出。
年来历失无人修,三家之说谁为优。
乍如破镜光炯炯,渐若小儿初食饼。
时方下令严禁铜,破镜何为来海东。
天边有饼不可食,闻产饥民满淮北。
是镜是饼且勿论,须臾还我黄金盆。
金盆当空四山静,平波倒浸云天影。
下连八表共此光,上接银河通一冷。
御史归家太史眠,人间不闻钟鼓传。
白石道人呼钓船,一瓢欲酌湖中天。
荷叶摆头君睡去,西风急送敲窗句。
《丁已七月望湖上书事》【宋·姜夔】白天碎碎如析绵,黑天昧昧如陈玄。白黑破处青天出,海月飞来光尚湿。是夜太史秦月蚀,三家各自矜算术。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书不在夕。上令御史登吴山,下视海门监月出。年来历失无人修,三家之说谁为优。乍如破镜光炯炯,渐若小儿初食饼。时方下令严禁铜,破镜何为来海东。天边有饼不可食,闻产饥民满淮北。是镜是饼且勿论,须臾还我黄金盆。金盆当空四山静,平波倒浸云天影。下连八表共此光,上接银河通一冷。御史归家太史眠,人间不闻钟鼓传。白石道人呼钓船,一瓢欲酌湖中天。荷叶摆头君睡去,西风急送敲窗句。
https://shici.929r.com/shici/kIg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