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迥重重柳,川低渺渺河。
不愁南浦暗,归伴有姮娥。
岸迥重重柳,川低渺渺河。
不愁南浦暗,归伴有姮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归家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首句“岸迥重重柳”中,“岸迥”二字生动地描绘出岸边层次分明的轮廓,而“重重柳”则勾勒出垂柳依依的姿态,给人以深邃而幽静之感。第二句“川低渺渺河”中,“川低”表达了河流平缓宽阔的特点,“渺渺”一词形容水面悠长而又带有一丝淡远之意,增添了一份超脱与宁静。
第三句“不愁南浦暗”中的“南浦”可能指的是诗人归途中经过的一个地方,而“不愁”则表明诗人对于路途的黑暗并不感到烦恼,这里传达出一种豁达和自在。最后一句“归伴有姮娥”中的“姮娥”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子,比喻月亮,诗人通过这比喻表明自己归家时,有明月作伴,不再感到孤独或寂寞。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巧妙的借代手法,展现了诗人的豁达情怀和夜晚归家的宁静心情。
秋色满行路,此时心不闲。
孤贫游上国,少壮有衰颜。
众鸟已归树,旅人犹过山。
萧条远林外,风急水潺潺。
建安才子太微仙,暂上金台许二年。
形影欲归温室树,梦魂犹傍越溪莲。
空将海月为京信,尚使樵风送酒船。
从此受恩知有处,免为伧鬼恨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