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影浮空阔,江水拍天流。
山藏地秘,伟观须是伟人收。
闻道烟斜雨暗,还留月底风边,墨客一凝眸。
阑槛随指顾,江海远生秋。绣帘卷,开绮宴,翠香浮。
邹枚宾从俱咏,韵闲出嘉谋。
点点群山吴楚,历历三州灯火,潮落没沙鸥。
老子会心处,应已付南楼。
江影浮空阔,江水拍天流。
山藏地秘,伟观须是伟人收。
闻道烟斜雨暗,还留月底风边,墨客一凝眸。
阑槛随指顾,江海远生秋。绣帘卷,开绮宴,翠香浮。
邹枚宾从俱咏,韵闲出嘉谋。
点点群山吴楚,历历三州灯火,潮落没沙鸥。
老子会心处,应已付南楼。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作者为宋代的曹勋。诗中描绘了江面开阔,江水浩渺,波光与天空相接的壮丽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之美。诗人感慨山川之秘,认为唯有伟人才能领略并欣赏这样的壮观景色。接着,他描述了烟雨朦胧中的月夜,以及江边的墨客凝视远方,寓含着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沉思考。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栏槛所见的江海秋色,以及绮丽的宴席和翠绿的香气,展现了生活的雅致与欢乐。邹枚等宾客的吟咏,更增添了诗的韵律与才情。诗人遥望吴楚群山和三州灯火,潮起潮落间,沙鸥翱翔,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悟,认为在这些美景之中,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深意,这正是"老子会心处,应已付南楼",寓言自己已经将这份情感寄托于南楼之上,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景抒怀,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与子廿年交,冠裳弄恢诡。
动驰身外名,妄念参悲喜。
真到天地翻,相看只如此。
出世岂空言,吾庐枕秋水。
愧无辟谷方,炊烟时一起。
等身若众木,回心向初地。
始知寂寞中,无惧亦无悔。
山鸣暮雨深,秋光在灯底。
了了去来今,悠悠吾与子。
隔水倘结邻,云山从此始。
昨岁古城隅,喧阗逐马迹。
兹游复何有,败苇如折戟。
山僧阅世变,惘惘肃行客。
兴来泉悦耳,事往尘涴壁。
偶然会心处,岂必夙所历。
笑语得春先,馀寒觉昼寂。
远望牛首山,小于坐旁石。
六代兴亡图,一一罗几席。
薄晴有新意,春气相与白。
不有江山助,风光亦虚掷。
感念半山老,大名毁所积。
是非逐世改,来者又谁惜。
明日约探梅,回视今复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