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戌正月十四日游半山寺次伯严韵》
《庚戌正月十四日游半山寺次伯严韵》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古风

昨岁古城隅,喧阗逐马迹。

兹游复何有,败苇如折戟。

山僧阅世变,惘惘肃行客。

兴来泉悦耳,事往尘涴壁。

偶然会心处,岂必夙所历。

笑语得春先,馀寒觉昼寂。

远望牛首山,小于坐旁石。

六代兴亡图,一一罗几席。

薄晴有新意,春气相与白。

不有江山助,风光亦虚掷。

感念半山老,大名毁所积。

是非逐世改,来者又谁惜。

明日约探梅,回视今复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庚戌年正月十四日游览半山寺的所见所感。首句“昨岁古城隅,喧阗逐马迹”描绘了去年古城角落的热闹景象,马蹄声声,人声鼎沸。接着,“兹游复何有,败苇如折戟”则表达了这次游览时的荒凉之感,败落的芦苇仿佛是折断的兵器,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物是人非。

“山僧阅世变,惘惘肃行客”中,山僧见证了世事的更迭,面对来访的行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接下来,“兴来泉悦耳,事往尘涴壁”描述了泉水在兴盛之时悦耳动听,而往事已逝,尘埃覆盖了墙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消散。

“偶然会心处,岂必夙所历”表达了即使是在不经意间有所感悟,也不一定需要事先经历。接下来,“笑语得春先,馀寒觉昼寂”描绘了笑声和话语在春日来临之前就带来了温暖,而余下的寒冷则让人感到白天的寂静。

“远望牛首山,小于坐旁石”通过对比远处的牛首山与身边的石头,强调了自然景观的渺小与宏大。接下来,“六代兴亡图,一一罗几席”则将历史的兴衰比作摆在桌上的画卷,形象地展示了历史的变迁。

“薄晴有新意,春气相与白”描绘了微弱的晴天带来的清新感觉,以及春天的气息与白色交织在一起的画面。最后,“不有江山助,风光亦虚掷”表达了如果没有自然美景的衬托,美好的风光也会被浪费掉。

“感念半山老,大名毁所积”表达了对半山老人的怀念,以及对名声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失的感慨。“是非逐世改,来者又谁惜”则反映了世事的不断变化,对于后来者而言,过去的是非得失可能不再重要。

“明日约探梅,回视今复昔”则以明日探访梅花作为结尾,寓意着时光的流转,今日与往昔并无二致,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不变的期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思,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闺情代五首·其一

金乌东上复西低,画梁夜夜燕双栖。

檀郎素有恶心性,谁更郎前唱大堤。

(0)

渔父吟

停桡天霁时,撒网水深处。

不诧网无鱼,挂得珊瑚树。

(0)

七夕

五更魂梦隔年情,云雾绡衣织渐成。

离恨未消榆荚老,佳期元在鹊桥横。

河边有信鸾先度,海底无缘日缓行。

赖是人间尽新巧,不劳分送下云城。

(0)

丙寅端阳日对酒写怀二首·其二

六阳尽处端阳到,无限闲愁付太虚。

祈谷未闻雩百辟,竞凫谁果吊三闾。

博劳傍树声偏聒,苋陆当阶叶渐舒。

不为菖花才满酌,客怀萧索正凭渠。

(0)

宿垫江新兴铺风雨骤作

山路崎岖两度经,一毡灯火宿长亭。

萧骚万籁风初起,淅沥三更雨未停。

门外峰峦森画障,床头星斗隐青萍。

道人厌作南柯梦,不为荒凉睡不宁。

(0)

送犹子兆麟东还

二月川江江水平,阿咸东下鹢舟轻。

囊无宦路苞苴浊,心醉名邦胜概清。

骨肉一门惟见汝,江山万里若为情。

到家倘有亲知问,应说还惭赵抃名。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