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琵琶仙.橘溪夜泊》
《琵琶仙.橘溪夜泊》全文
清 / 叶大庄   形式: 词  词牌: 琵琶仙

寒月孤篷,空载得、黄叶满船而返。

又早白雁,声声离程趁秋晚。

极目是、芦烟苇雪,竹林外、荒罾谁管。

田舍柴荆,酒家灯火,供客鱼饭。

问溪上、聚族居人,看如此风波出门懒。

耐得生涯淡泊,水石眠安稳。

听处处、焙茶捣纸,愿一年、春雨无损。

怎识岁暮归途,拥炉肠断。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富有诗意的夜泊图景。诗人以“寒月孤篷”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清冷的氛围,接着“空载得、黄叶满船而返”,通过满船黄叶的意象,不仅渲染了秋季的萧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与归隐之意。

“又早白雁,声声离程趁秋晚。”白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旅人的离别,其声声催促,仿佛在提醒诗人时光匆匆,旅途漫长。接下来,“极目是、芦烟苇雪,竹林外、荒罾谁管。”诗人远眺所见,芦苇、雪、竹林、荒罾,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荒凉的画面,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田舍柴荆,酒家灯火,供客鱼饭。”这几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生活,田舍的柴门、酒家的灯火、为客人准备的鱼饭,虽简单却温馨,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问溪上、聚族居人,看如此风波出门懒。”诗人向溪边的聚族人家询问,面对如此风浪,是否愿意出门。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耐得生涯淡泊,水石眠安稳。”诗人自述能够忍受淡泊的生活,与水石相伴,内心得以安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听处处、焙茶捣纸,愿一年、春雨无损。”诗人听到四处传来的焙茶捣纸之声,心中希望一年四季都能风调雨顺,表达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最后,“怎识岁暮归途,拥炉肠断。”岁末之时,诗人面对归途,心中充满愁绪,即使拥炉取暖,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忧伤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夜泊时的思绪与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叶大庄
朝代:清

叶大庄,字临恭,号损轩,闽县人。同治癸酉举人,历官邳州知州。有《写经斋初稿》、《续稿》。
猜你喜欢

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房留辞前苏州韦使君

白云乖始愿,沧海有微波。

恋旧争趋府,临危欲负戈。

春归花殿暗,秋傍竹房多。

耐可机心息,其如羽檄何。

(0)

狱中见壁画佛

不谓衔冤处,而能窥大悲。

独栖丛棘下,还见雨花时。

地狭青莲小,城高白日迟。

幸亲方便力,犹畏毒龙欺。

(0)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片石羊公后,凄凉江水滨。

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

鵩集占书久,鸾回刻篆新。

不堪相顾恨,文字日生尘。

(0)

折杨枝

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

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

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

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

(0)

自古无长生劝姚合酒

奉子一杯酒,为子照颜色。

但愿腮上红,莫管颏下白。

自古无长生,生者何戚戚。

登山勿厌高,四望都无极。

丘陇逐日多,天地为我窄。

祗见李耳书,对之空脉脉。

何曾见天上,著得刘安宅。

若问长生人,昭昭孔丘籍。

(0)

经堕泪碑

羊公传化地,千古事空存。

碑已无文字,人犹敬子孙。

岘山长闭恨,汉水自流恩。

数处烟岚色,分明是泪痕。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