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溯文献,阳源最长雄。
史存梅涧窖,经发竹林筒。
呵护欣无恙,烟云尚不穷。
故应灵淑气,长吐石田中。
此地溯文献,阳源最长雄。
史存梅涧窖,经发竹林筒。
呵护欣无恙,烟云尚不穷。
故应灵淑气,长吐石田中。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新得袁伯长学士研试笔赋之兼示配京冲一两茂才(其二)》。全诗以“此地溯文献,阳源最长雄”开篇,描绘了探寻历史文献的壮志与对古老文化的敬仰之情。接下来,“史存梅涧窖,经发竹林筒”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点和物品,进一步强调了历史记录的重要性与价值。
“呵护欣无恙,烟云尚不穷”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喜悦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故应灵淑气,长吐石田中”则以象征手法,寓意着文化与智慧的传承,如同灵秀之气滋养着大地,使石田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未来世代传承美好传统的期待。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牵萝小住,借槿篱蔓架,商量逃暑。
过了花时,犹有清阴,消得几番梅雨。
垂杨金楼无人惜,枉自学、汉宫新舞。
最怜数、摺芭蕉,解展绿窗愁绪。
多少红芳嫁后,指双鬓渐见,星星如许。
此去江南,便问鸳鸯,也道凌波非故。
横塘旧种田田叶,怕写尽、盘心清露。
等甚时、共载吴娃,醉遍五湖深处。
冶春百五,过几度东风,杏衫寒峭。
雨声易老,恁苔纹点絮,画成吟稿。
绿瘦炉烟,窣地帘垂棼悄。燕归早。
待宿醉醒时,花落多少。烟约今未杳。
但蜡屐商量,可堪芳草。
更移镜棹,认溪光寺影,泼青如瀑。
涩尽啼鹃,知有山桃怨晓。
湿云扫,镇支筇、晋时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