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疏影三首·其二》
《疏影三首·其二》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疏影

牵萝小住,借槿篱蔓架,商量逃暑。

过了花时,犹有清阴,消得几番梅雨。

垂杨金楼无人惜,枉自学、汉宫新舞。

最怜数、摺芭蕉,解展绿窗愁绪。

多少红芳嫁后,指双鬓渐见,星星如许。

此去江南,便问鸳鸯,也道凌波非故。

横塘旧种田田叶,怕写尽、盘心清露。

等甚时、共载吴娃,醉遍五湖深处。

(0)
鉴赏

这首《疏影三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中以“牵萝小住”开篇,营造出一种隐逸、静谧的氛围,接着借用了“借槿篱蔓架”来象征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融合。通过“商量逃暑”,表达了对避暑方式的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过了花时,犹有清阴,消得几番梅雨”一句,既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接下来,“垂杨金楼无人惜,枉自学、汉宫新舞”则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无人欣赏的美景与历史中的辉煌进行对照,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无奈。

“最怜数、摺芭蕉,解展绿窗愁绪”一句,将芭蕉叶的折叠与展开,比喻为内心的愁绪,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随后,“多少红芳嫁后,指双鬓渐见,星星如许”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以及随着时间推移,红颜易老的感慨。

最后,“此去江南,便问鸳鸯,也道凌波非故”一句,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横塘旧种田田叶,怕写尽、盘心清露”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生活琐碎细节的观察与感悟。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时间、美与回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清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子夜歌十二首·其九

枕上看月来,梦中与欢诀。

月自不相离,欢心不如月。

(0)

北征道中四篇·其四

天边鸣雁,行列丽丽。伊谁云从,实维我师。

我师元老,壮志不萎。过古战场,忾然嗟思。

(0)

舟次宿迁闻辽左信送眷属南归示儿子祈年二首·其二

牵衣念汝拜频频,骨肉分飞泪满巾。

家值萍飘须长子,时当板荡要忠臣。

驶波欲逗南归客,寒雁犹怜北去人。

不似大苏迁谪日,斜川尚得侍昏晨。

(0)

宋西宁席上作

林樾真无暑,追随竟夜留。

荷花为麈尾,酒案代游舟。

霞布依城寺,烟萦映水楼。

主人多胜韵,才子汉通侯。

(0)

别龙君超君御兄弟

青鞋不破武陵春,归去西风一面尘。

荷叶山头闻杜宇,桃花源上别秦人。

深村稻熟泉当户,废苑茶香寺作邻。

可是无花无地主,祗缘无计得分身。

(0)

夏相国白鸥园·其二

词客登临信笔裁,每于花谢笑花开。

请观世上看花者,曾见花开不谢来。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