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淮橘成枳,一变性终失。
不闻返故土,枳又化为橘。
人生百年中,孰是保初质。
就衰水赴壑,驻景戈挽日。
几见白头翁,鬓霜复如漆?
渡淮橘成枳,一变性终失。
不闻返故土,枳又化为橘。
人生百年中,孰是保初质。
就衰水赴壑,驻景戈挽日。
几见白头翁,鬓霜复如漆?
这首诗《秋感》由清代诗人查慎行所作,通过自然界的物候变化来隐喻人生的哲理。首句“渡淮橘成枳,一变性终失”以橘子从南方渡过淮河后变成枳树,比喻事物在环境改变后其本质属性也会随之改变,强调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接下来“不闻返故土,枳又化为橘”则暗示即使回到原来的环境,也可能无法恢复原有的状态,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
“人生百年中,孰是保初质”提出人生短暂,问谁能保持最初的本性不变。接着“就衰水赴壑,驻景戈挽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时间的流逝如同衰水奔向山谷,甚至用戈挽住太阳来阻止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最后,“几见白头翁,鬓霜复如漆?”以白头翁的形象反问,即使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头发如霜般白,但是否还能恢复年轻时的黑发?这不仅是对个人老去的哀叹,也是对人生不易重来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自然界的现象,探讨了人生与环境、时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面对变化时如何保持自我、珍惜当下等哲学问题,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引人深思。
君不见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谁知音。
又不见颖师浮云操,不是昌黎谁品藻。
伯牙千古颖无人,此心此操谁重陈。
折扬黄华笑哑哑,寥寥太古风无淳。
钱唐君别二十载,江南江北情如海。
吴霜半染鬓边丝,朗吟浩荡殊未艾。
十年尊酒又逢君,行歌流水弦浮云。
在自大古,雅澹飘逸思不群。
能言名山大川壮丽可怪处,收拾胸中为一部。
归来历历写瑶琴,一种风气传千古。
又言黄河泰华六合之内不胜游,何如九州之内更九州。
抱琴飘飘风万里,曾是天涯海角头。
当时此琴落落天西北,土音往往几人还解得。
怊怅悲愤恩怨昵昵多少情,尽寄胡笳十八拍。
会心又见钟子期,识操又遇韩昌黎。
眼高已觉空四海,此水此云不在他人知。
《题汪水云诗卷》【宋·张嵩老】君不见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谁知音。又不见颖师浮云操,不是昌黎谁品藻。伯牙千古颖无人,此心此操谁重陈。折扬黄华笑哑哑,寥寥太古风无淳。钱唐君别二十载,江南江北情如海。吴霜半染鬓边丝,朗吟浩荡殊未艾。十年尊酒又逢君,行歌流水弦浮云。在自大古,雅澹飘逸思不群。能言名山大川壮丽可怪处,收拾胸中为一部。归来历历写瑶琴,一种风气传千古。又言黄河泰华六合之内不胜游,何如九州之内更九州。抱琴飘飘风万里,曾是天涯海角头。当时此琴落落天西北,土音往往几人还解得。怊怅悲愤恩怨昵昵多少情,尽寄胡笳十八拍。会心又见钟子期,识操又遇韩昌黎。眼高已觉空四海,此水此云不在他人知。
https://shici.929r.com/shici/LeduR1R.html
我登甘棠埭,所向殊未平。
舟行污池中,顿失江湖青。
蛙声乱僧呗,鸱吻赫市甍。
意同伯喈死,苟与卫士倾。
开池种白莲,垒石拟三生。
犹淹南斗墟,终远北斗城。
设我紫藕供,报之白茅烹。
三年猿鹤友,万里秦梵行。
秋风陇首至,落日淮南明。
寄言怀土士,慎勿慕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