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无前后,分明似一舟。
瓶罂生计小,儿女长年忧。
糊口身将老,谋归岁聿周。
布衣今复敝,莫问黑貂裘。
客舍无前后,分明似一舟。
瓶罂生计小,儿女长年忧。
糊口身将老,谋归岁聿周。
布衣今复敝,莫问黑貂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感慨时光流逝的寂寞心情。"客舍无前后,分明似一舟",开篇即以独特的比喻,将自己置身的客舍比作孤舟,强调了时间的割裂和空间的隔绝,表达出一种漂泊不安的情怀。
接着,"瓶罂生计小,儿女长年忧"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异乡谋生的艰难,以及对于家庭未来的担忧。"瓶罂"指的是古代用来盛放酒水的小型器皿,这里象征着微薄的收入和艰难的生计;而"儿女长年忧"则透露了诗人对家中妻子长久分离所承受的心灵压力。
诗人随后表达出对于未来回归故乡的渴望与不安,"糊口身将老,谋归岁聿周"。这里的"糊口"意味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已经变得乏味而漫长,而"谋归"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乡的强烈愿望,但这种愿望又被时间的流逝所威胁,显得尤为迫切。
最后两句"布衣今复敝,莫问黑貂裘"通过对服饰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物质上自我安慰的心态。"布衣"象征着简朴而平常的生活,而"黑貂裘"则是豪华的代表,但诗人选择不去比较或追求这些外在的奢侈,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淡定与自足。
整首诗通过对客舍生活、生计困难、归乡渴望以及物质淡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闲上香台望下方,渔村樵坞尽苍苍。
倾城人远苔生径,归寺僧稀叶满廊。
云散池边留塔影,雨来阁外失湖光。
废兴皆幻何须问,独自吟诗送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