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空庭如雨。柳絮。妆阁小帘垂。
东风不遣透罗帏。飞摩飞。飞摩飞。咿轧枝头不去。
杜宇。闷倒小窗西。巫山拼作晓云归。啼摩啼。
啼摩啼。
缭绕空庭如雨。柳絮。妆阁小帘垂。
东风不遣透罗帏。飞摩飞。飞摩飞。咿轧枝头不去。
杜宇。闷倒小窗西。巫山拼作晓云归。啼摩啼。
啼摩啼。
这首清代词人丁澎的《双调·荷叶杯·春闺》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闲愁画面。开篇“缭绕空庭如雨。柳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院中飘落的柳絮,如同细雨般轻盈,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却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妆阁小帘垂”进一步刻画女子的生活场景,她独自坐在妆阁中,小帘低垂,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静谧。接下来,“东风不遣透罗帏”借东风之名,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期盼,希望春风能将思念吹入她的梦境。
“飞摩飞。飞摩飞”是叠句,反复强调心中的纷扰和无法排解的思绪,如同柳絮般纷飞,难以停歇。“咿轧枝头不去”则通过拟声词,描绘了鸟儿在枝头鸣叫,却唤不回远行之人,增添了哀怨之情。
“杜宇。闷倒小窗西”中的杜宇,即杜鹃鸟,其叫声常被赋予离愁别绪,此处更显女子的孤寂与愁闷。最后,“巫山拼作晓云归”借用巫山神女的典故,表达女子期待心上人如晓云般归来,而“啼摩啼。啼摩啼”则是杜鹃鸟的啼鸣再次响起,与开头呼应,形成强烈的共鸣,展现了女子深深的相思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闺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
我今即有湖南役,准拟扁舟泊耒阳。
敬谢此图非久别,会倾桂酒奠椒浆。
天公知君有此画,要遣题诗与当价。
故令欲雪还弄晴,尽日神机不容暇。
毫端自出右丞维,孙郎一见欣得之。
写真命意两俱盛。
昔我过此屋,四壁蔽莫窥。
屋外何所有,榛草连污池。
今我重来过,壁去檐竹垂。
榛草既除屏,洿池出涟漪。
檐前复何有,江上山参差。
山穷望不穷,所恨眼力遗。
主人要命名,名泛境不随。
昔闇今则廓,曰廓咸谓宜,慨兹一室尔,系在治不治。
除昏与致明,可不念已为。
游焉且息焉,舍斯复何斯。
岂惟君是规,我亦因得师。
山无古今异,亭有废兴因。
地迥轮蹄隔,官閒鸥鸟驯。
仆碑还屋壁,老柳困樵薪。
载酒论文处,重来感叹频。
寒厅冷日不能暄,杯酒时须手自温。
赖有好诗频送我,能教病眼洗眵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