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海宁吴筠轩山水窠木卷》
《题海宁吴筠轩山水窠木卷》全文
元 / 舒頔   形式: 古风

世间名士多爱竹,为爱扶疏伴幽独。

虚心直节傲雪霜,尽日相看看不足。

松萝山下延陵裔,自号筠轩咏淇澳。

明窗净几泚霜毫,煖日晴风弄苍玉。

有时乘兴写山水,复貌时人真面目。

一丘一壑胸次奇,万貌万形心匠蓄。

潇潇洒洒声秋轩,瑟瑟琅琅撼昏屋。

我家昔寓湘江滨,此君与我情最亲。

别来廿载世离乱,踪迹萍梗无音尘。

适与筠轩偶相见,一笑袖拂松萝昏。

怡然赠我一幅画,沧江万顷波粼粼。

远岫云开虎啸月,疏林霜落鸿来宾。

抱琴疑是林和靖,谷口又类郑子真。

扁舟荡漾空阔际,芦花两岸纷缤缤。

感子高情写幽趣,世无管鲍行踆踆。

明朝渔翁约我度溪曲,彷佛又似桃源人。

(0)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舒頔所作,名为《题海宁吴筠轩山水窠木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品格与诗人对竹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追求。

诗的开头“世间名士多爱竹,为爱扶疏伴幽独”,点明了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它不仅是自然界的美景,更是文人雅士精神寄托的对象。接着,“虚心直节傲雪霜,尽日相看不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质,以及诗人对其长久的欣赏与喜爱。

“松萝山下延陵裔,自号筠轩咏淇澳”则进一步将竹子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接下来的几句“明窗净几泚霜毫,煖日晴风弄苍玉”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环境与心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艺术创作的氛围。

“有时乘兴写山水,复貌时人真面目”表达了诗人不仅喜爱竹子,还以此为灵感,创作出反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作品。最后,“我家昔寓湘江滨,此君与我情最亲”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与竹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在动荡世事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友情、艺术创作以及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思考。

作者介绍

舒頔
朝代:元   字:道原   籍贯:(今属安徽省)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猜你喜欢

冬至和濂泉诗韵

晓来翘首瞩晴霄,紫气多从日下飘。

破腊葭莩飞玉琯,迎春梅柳媚霜条。

共誇此日欢方洽,未信明年暖尚遥。

环佩趋朝天阙晓,五云重睹凤仪韶。

(0)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七

骤雨狂风日夕并,海涛奔涌势如城。

一朝稻付深渊没,不复人从大道行。

官府乏储难画策,田家无计可求生。

老夫亦是沟中瘠,莫怪歌声似哭声。

(0)

山沧溟隐谷应制

千叠龙蟠列翠崖,万年鳌脊奠蓬莱。

岚光每向天边起,云气常从海上来。

远近林峦金碧炫,参差楼阁画图开。

沧溟隐者神仙客,几度乘风轶九垓。

(0)

题画三首·其一

诗思凝怀未易裁,平台一半夕阳开。

桃花小间松枝发,碧嶂中分绿水来。

(0)

秋夜

秋分气初爽,灯火新照夜。

蟋蟀在我宇,鹿豕过檐下。

商飙戛松竹,声乐殷韶夏。

旅人叹空室,听此稍慰藉。

四时寒暑代,秋凄殊可讶。

山川变寂寥,草木动衰谢。

况乃尚殊方,未得税星驾。

自非疆宽夷,郁结莫倾写。

命途有或然,意欲问造化。

苍然默无语,列纬芒彩射。

漫漫未能旦,天地一邸舍。

(0)

奉敕题钱选观鹅图卷

仰止乾隆感慨多,应天法祖道如何?

家鸡莫泥山阴体,笔陈中兴有观鹅。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