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这首词描绘的是一个女子在春寒料峭中独自思虑的情感世界。"欲减罗衣寒未去",写出了女子想要换上轻薄衣物却仍感凉意,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内心的孤寂。"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通过不卷珠帘的动作,传达出她不愿被打扰的静谧和深藏的情感。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描绘了杏花凋零,清明雨滴落的凄清景象,寓言了女子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以及对清明时节雨声带来的哀伤情绪。
"尽日沉香烟一缕",通过沉香袅袅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压抑的氛围,反映了女子整日沉浸在思念中的状态。"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借宿醉来延缓清醒,表达了她对春情的深深困扰和无法排解的愁绪。
最后两句"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以归燕误传远方亲人的消息作结,暗示了女子期待的希望落空,只能对着小屏风上的西江路,寄托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尽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细腻描绘女子春日情感起伏的词,展现了婉约派词风的特点,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漠漠霜天,孤城下、九秋时节。
飘零处、寒灯独照,荒山几叠。
渺渺长空哀雁叫,凄凄野戍悲笳咽。
望秦川、今夜到明朝,头应白。来时候,柳可折。
才回首,流芳歇。叹玉关人老,岁光奔迫。
代马踏残青海草,塞风吹落云中月。
愧浮沉、今已负平生,应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