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载瑜,角其牙。越昆崙,度流沙。飘若霞,赤雁仪。
尾若芾,声中规。秣者谁,芝田禾。荐宣房,万福来。
象载瑜,角其牙。越昆崙,度流沙。飘若霞,赤雁仪。
尾若芾,声中规。秣者谁,芝田禾。荐宣房,万福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画面,以象为载体,象征着尊贵和力量。"象载瑜",象牙洁白如玉,暗示了象的威严与纯洁。"越昆崙,度流沙",象跨越高山瀚海,展现了其无畏的气概和长途跋涉的艰辛。"飘若霞,赤雁仪",象的形象如同彩霞般绚丽,又如赤雁般有序,充满动态美。
"尾若芾,声中规",象尾如美丽的草带,行走时声音合乎规矩,体现出和谐与秩序。"秣者谁,芝田禾",这里可能暗指象的食物来源,可能是象征吉祥的芝草田中的稻谷,寓意丰饶和吉祥。"荐宣房,万福来",象被用于祭祀,祈求上天降下万般福祉,表达了对丰收和平安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象这一形象,寓言式的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想象力。
人情浓交始,况两俱少年。
席同七尺躯,卺合百年缘。
尊嫜景临暮,双双坐堂前。
看我两人拜,一笑开春筵。
一生无契阔,誓如金石坚。
岂知命途舛,兵火三更颠。
见我颜色好,黑索苦相牵。
一步一下锤,迫我度山巅。
丈夫不忍舍,弃死走山缠。
又怕刀鎗凶,远号尽一言。
此情难话了,瞑瞑东方天。
满目太平世,干戈何惨然。
人生情难制,矧乃并头莲。
本是天生合,今为人事迁。
此身虽去去,心内苦邅邅。
若得数年好,此念亦少捐。
不惜为君死,痴图后会还。
半璧初生月,何夜重团圆。
乾坤尽是吾儒事,谁称磊落奇男子。
如君半字不浪谈,皮里春秋比青史。
古来天地本一家,孑身万里醉流霞。
目前管仲岂易得,海内谁为鲍叔牙。
下笔风涛从地起,凭陵草木从风靡。
曾期待诏金马门,汉廷久监嗟知己。
岁寒风雪到茅庐,手持痛哭万言书。
气吞河岳填胸臆,瓶粟虽空常晏如。
浮名笑付东流外,虫臂鼠肝同覆载。
高风千古重夷齐,王侯将相今何在。
世间多少临江麋,抵触偃卧终何为。
人生遇合会有时,何用攒眉强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