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行骑马徐馺娑,塞山碛水来参我。
忽上层峰下视云,如泛千里凌风舸。
潦收涧口汲冷泉,叶脱枝头摘残果。
松厓雨后绿髯张,枫岸霜前赤霞锁。
萦青缭白含太虚,乾端坤倪豁?閜。
更从天外眄遥尖,点点烟螺殊砐硪。
飞来灵鹫只虚名,似对雄风言堀堁。
应接无暇足吟拈,千仞冈头凝虑坐。
今朝御凤小游仙,洪崖右拍赤松左。
旷观契妙所得多,谓予从禽聊复可。
意行骑马徐馺娑,塞山碛水来参我。
忽上层峰下视云,如泛千里凌风舸。
潦收涧口汲冷泉,叶脱枝头摘残果。
松厓雨后绿髯张,枫岸霜前赤霞锁。
萦青缭白含太虚,乾端坤倪豁?閜。
更从天外眄遥尖,点点烟螺殊砐硪。
飞来灵鹫只虚名,似对雄风言堀堁。
应接无暇足吟拈,千仞冈头凝虑坐。
今朝御凤小游仙,洪崖右拍赤松左。
旷观契妙所得多,谓予从禽聊复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地骑马漫游的情景,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首句“意行骑马徐馺娑”,以“意行”二字开篇,表达了诗人随心所欲、不受拘束的行走方式,接着“骑马徐馺娑”则描绘了诗人骑马缓缓前行的悠闲姿态。接下来,“塞山碛水来参我”一句,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山川河流都在为他而存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忽上层峰下视云,如泛千里凌风舸”两句,通过“忽上层峰”和“下视云”的动作,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壮志,同时将自己比作在大海上乘风破浪的船只,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冒险的向往。
“潦收涧口汲冷泉,叶脱枝头摘残果”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雨水退去后,山涧口清澈的泉水可供饮用,树叶脱落,枝头挂着最后的果实,既展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松厓雨后绿髯张,枫岸霜前赤霞锁”两句,分别描绘了雨后的松林和霜前的枫树,前者绿意盎然,后者红叶满枝,色彩对比鲜明,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萦青缭白含太虚,乾端坤倪豁?閜”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山峦、白云、天空等元素融入其中,展现了宇宙的广阔与深邃。
“更从天外眄遥尖,点点烟螺殊研硪”两句,通过“天外”、“遥尖”、“烟螺”等意象,进一步扩展了视野,描绘了远方的景色,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飞来灵鹫只虚名,似对雄风言堀堁”两句,以“灵鹫”为喻,表达了对虚名的不屑,强调了诗人追求真实、自由的精神。
“应接无暇足吟拈,千仞冈头凝虑坐”两句,表现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沉思与感慨,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今朝御凤小游仙,洪崖右拍赤松左”两句,借用神话传说中的“御凤游仙”场景,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旷观契妙所得多,谓予从禽聊复可”两句,总结了诗人此次游历的收获,不仅是在自然景观上的欣赏,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感悟与提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我骑白鼋浮江回,江云荡出千蓬莱。
一峰斜掠落江外,飞潮倒泻横江来。
乃知石燕啄江涘,化作危矶屹如此。
涛头激突势更奇,三面㟏岈不能舣。
是时八月暑气收,山色在水秋江秋。
归舟一一点天末,吴中吾友今来不。
须臾涛涌天地愁,江妃十队漫江游。
琉璃堆破银山浮,巉崖失势惨欲流。
坐客不语声啾啾,欲下不下牵衣留。
我登绝顶逸兴发,一饮千钟未肯歇。
危途立足自深稳,气与风涛两冲突。
俯窥岩洞窈复深,解衣欲探蛟螭窟。
此地谁知别有天,渔子江潭自出没。
桃花何必问桃源,携竿坐待山头月。
江潭幽绝共忘机,残芦风定白鸥飞。
他年重证结邻约,起看烟水笼渔矶。
《登燕子矶俯江亭作歌》【清·邹炳泰】我骑白鼋浮江回,江云荡出千蓬莱。一峰斜掠落江外,飞潮倒泻横江来。乃知石燕啄江涘,化作危矶屹如此。涛头激突势更奇,三面㟏岈不能舣。是时八月暑气收,山色在水秋江秋。归舟一一点天末,吴中吾友今来不。须臾涛涌天地愁,江妃十队漫江游。琉璃堆破银山浮,巉崖失势惨欲流。坐客不语声啾啾,欲下不下牵衣留。我登绝顶逸兴发,一饮千钟未肯歇。危途立足自深稳,气与风涛两冲突。俯窥岩洞窈复深,解衣欲探蛟螭窟。此地谁知别有天,渔子江潭自出没。桃花何必问桃源,携竿坐待山头月。江潭幽绝共忘机,残芦风定白鸥飞。他年重证结邻约,起看烟水笼渔矶。
https://shici.929r.com/shici/avI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