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齿破苔色,林塘欣共寻。
水光连竹坞,山翠上衣襟。
疏柳摇斜日,高梧转晚阴。
娵隅休入咏,可怕兕觥深。
屐齿破苔色,林塘欣共寻。
水光连竹坞,山翠上衣襟。
疏柳摇斜日,高梧转晚阴。
娵隅休入咏,可怕兕觥深。
这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景的山水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开篇“屐齿破苔色”形象地展现了春天泥土被锄头翻松的场景,透露出一丝生机和活力。“林塘欣共寻”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致的喜爱与探索之情。
“水光连竹坞”描绘了一幅清泉流过竹林,阳光映照其间的画面,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山翠上衣襟”则是诗人将自然界的绿意比喻为自己衣襟上的装饰,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也突出了诗人的高雅情操。
“疏柳摇斜日”和“高梧转晚阴”两句,分别描绘了午后斜阳下柳枝轻摇和山巅云雾变化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动态之美。诗人通过对光影变幻的细腻捕捉,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娵隅休入咏”和“可怕兕觥深”,则是诗人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深山幽谷之美的畏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中。
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
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
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
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
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
禅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