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太守会宜休亭二首·其一》
《次韵太守会宜休亭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屐齿破苔色,林塘欣共寻。

水光连竹坞,山翠上衣襟。

疏柳摇斜日,高梧转晚阴。

娵隅休入咏,可怕兕觥深。

(0)
翻译
木屐踏过青苔色,我与林塘一同探寻。
水光映照竹林小屋,山色染绿了我的衣襟。
稀疏的柳树在夕阳下摇曳,高大的梧桐带来傍晚的阴凉。
傍晚时分不宜再吟咏,那深沉的兕觥酒令人畏惧。
注释
屐齿:木屐的齿。
苔色:青苔的颜色。
林塘:树林和池塘。
寻:寻找,探索。
水光:水面的反光。
竹坞:竹林中的小屋。
山翠:青山的翠绿。
衣襟:衣服的边缘。
疏柳:稀疏的柳树。
斜日:夕阳。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晚阴:傍晚的阴凉。
娵隅:傍晚时分。
咏:吟咏,歌唱。
兕觥:古代的一种大酒杯。
深:深沉,浓厚。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景的山水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开篇“屐齿破苔色”形象地展现了春天泥土被锄头翻松的场景,透露出一丝生机和活力。“林塘欣共寻”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致的喜爱与探索之情。

“水光连竹坞”描绘了一幅清泉流过竹林,阳光映照其间的画面,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山翠上衣襟”则是诗人将自然界的绿意比喻为自己衣襟上的装饰,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也突出了诗人的高雅情操。

“疏柳摇斜日”和“高梧转晚阴”两句,分别描绘了午后斜阳下柳枝轻摇和山巅云雾变化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动态之美。诗人通过对光影变幻的细腻捕捉,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娵隅休入咏”和“可怕兕觥深”,则是诗人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深山幽谷之美的畏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中。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元日示宗武

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

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

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

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0)

游修觉寺

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

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

禅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0)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0)

绥州作

雕阴无树水难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0)

饮马长城窟行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0)

魏徵葬日登凌烟阁赋七言诗

劲筱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馀形无复人。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