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杪明州纪事三叠秋兴韵八章·其五》
《正月杪明州纪事三叠秋兴韵八章·其五》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肃夜狼烟缭四山,蚩尤旗卷大河间。

待摧交阯安铜柱,悔泄春风度玉关。

有饷已穷千户粟,何辞上慰九重颜?

燕然勒字非侥倖,投笔吾思定远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壮烈,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英雄主义的气息。首句“肃夜狼烟缭四山”以“狼烟”象征战争的烽火连天,渲染出战场的紧张氛围。接着,“蚩尤旗卷大河间”运用神话人物蚩尤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规模宏大。

“待摧交阯安铜柱,悔泄春风度玉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的渴望以及对和平的向往。通过“摧交阯”、“安铜柱”、“春风度玉关”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稳定边疆、结束战乱的美好愿景。

“有饷已穷千户粟,何辞上慰九重颜?”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在战争中,无数家庭因粮草短缺而陷入困境,诗人对此深感忧虑,同时表达了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的决心,以求得君王的宽慰。

最后,“燕然勒字非侥倖,投笔吾思定远班”两句,引用了东汉名将窦宪北击匈奴后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窦宪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英勇,为国家建立功勋。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投身国家事业的决心和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强烈的责任感,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寄越州张子文待制二首·其一

霜清玉洁紫微人,海水群飞蹭蹬频。

首尾七年归剪拂,东西万里隔声尘。

酒杯强遣愁中趣,药裹长随健里身。

天远征鸿飞不到,登高极目更伤神。

(0)

郭信可索云溪诗懒未能作戏成此寄以自解

疏疏翠竹净江沙,远寄新诗特地誇。

月径剩教添鬓雪,云溪日放长苔花。

也知一决君无勇,岂是狂吟我欲赊。

琴鹤今朝随小隐,诗篇明日寄烟霞。

(0)

和食笋二首·其一

敢将蔬笋拟甘鲜,清瘦肥痴定孰贤。

气味比僧从淡薄,支离似鹤要轻便。

未随烟客登山屐,且辍江神饮马钱。

一岁可能三百把,骨青髓绿配松仙。

(0)

和食笋二首·其二

獐牙鸭脚色相鲜,更遣逢迎酒圣贤。

齐鲁大邦应自美,烟霞清兴岂相便。

风神肯慢吹成竹,市老能教省直钱。

早晚萧然文字饮,何须唤作地行仙。

(0)

早行

马入寒林惊宿鸦,羸僮呵手怯霜华。

已经残月路数里,知过安眠人几家。

呖呖晓乌天外唱,疏疏烟树岭头斜。

前程自谓明时近,不用孜孜苦叹嗟。

(0)

见张魏公二首·其一

危机易蹈退难安,进退如公地最宽。

忧国忧家双鬓白,通天通地一心丹。

久虚海宇苍生望,专结庭帏綵绶欢。

终始哀荣情罔极,谁云忠孝两全难。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