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张魏公二首·其一》
《见张魏公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冯时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危机易蹈退难安,进退如公地最宽。

忧国忧家双鬓白,通天通地一心丹。

久虚海宇苍生望,专结庭帏綵绶欢。

终始哀荣情罔极,谁云忠孝两全难。

(0)
翻译
在危难中容易陷入困境,但退却时难以找到安宁,前进与后退之间,公正的道路最为宽阔。
忧虑国家和家庭的忧虑使双鬓早白,心怀天地,一心忠诚如丹。
长久以来,百姓期盼海宇安宁,只愿家中庭堂充满欢乐。
无论开始还是结束,悲欢离合之情无尽,谁能说忠孝两全真的困难重重。
注释
危:危险。
蹈:陷入。
退:后退。
公地:公正的道路。
忧国:忧虑国家。
忧家:忧虑家庭。
双鬓白:头发斑白。
一心丹:一心忠诚。
海宇:天下。
苍生:百姓。
綵绶:彩带,象征喜庆。
哀荣:悲欢离合。
情罔极:情感无尽。
忠孝两全:既忠于国家又孝顺父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冯时行的作品,名为《见张魏公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国家忧虑和个人忠孝之难的诗歌。

"危机易蹈退难安,进退如公地最宽。"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面临困境时的矛盾心理。"危机"指的是紧急而严峻的情况,而"易蹈"则意味着容易陷入其中;"退难安"则表达了一旦处于危险之中,想要退出来却又感到不安。"进退如公地最宽"意在说明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应该像走在公共的道路上一样坦然自若,寻找一条最为宽广的人生路径。

"忧国忧家双鬓白,通天通地一心丹。"

这两句传达了作者深沉的忧虑和对国家与家庭的关切。"忧国忧家"表明作者不仅担忧着国家的命运,也担心着自己的家族;"双鬓白"则形象地描绘了忧虑所带来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心灵的重负。"通天通地一心丹"此处"一心丹"可能指的是内丹修炼中的概念,即通过修炼达到与自然、宇宙合一的境界。

"久虚海宇苍生望,专结庭帏綵绶欢。"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远大志向和家庭生活的向往。"久虚海宇"可能指的是长时间以来,对广阔天地的憧憬;"苍生望"则是希望能够在茫茫人世中寻得一片净土。"专结庭帏綵绶欢"表达了作者渴望能够专心于家庭生活,享受夫妻间的温馨与快乐。

"终始哀荣情罔极,谁云忠孝两全难。"

这两句诗抒发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以及忠诚和孝顺之间难以取舍的痛苦。"终始哀荣"表达了一生中对荣辱的感受,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以哀伤的心情去面对;"情罔极"则是说这种感情深不可测,难以言表。最后,"谁云忠孝两全难"质疑了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做到既忠诚于国家又能够尽到孝道的理想状态,认为这是一个困难重重的选择。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国家、家庭的关怀,展现了北宋时期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他们在忠诚与孝顺之间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作者介绍

冯时行
朝代: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猜你喜欢

冬日同徐息溟登野阁望华山残雪吊李介立先生

与子一登眺,谁人载酒来。

江声吹不尽,烟色晚还开。

山远明余雪,天高老异才。

寸心双目里,何限夕阳哀。

(0)

杏花绝句呈太仓王颛庵相国

花开艳说上林姿,二月街头未卖时。

不是折来头上插,曲江春色有谁知。

(0)

同人九日登慈仁寺楼用博问亭将军韵

凉风吹绿草,如我鬓星星。

一片寒山色,秋来不耐青。

夕阳明远水,落叶下疏棂。

又负茱萸约,谁登木末亭。

(0)

同友人吴南岐登道州城楼有怀

高阁崚嶒倚素秋,兴来携客一遨游。

仙桥未断人遥指,冰石无寒迹尚留。

岭树平凌青汉迥,岩峰远并白云浮。

元公风韵遗濂水,沁入潇江派自流。

(0)

送司空还山·其一

贺公矍铄据归鞍,不死龙沙风雪寒。

到此才知臣罪重,余年敢忘主恩宽。

已无绿水疑巢父,容有苍生望谢安。

帷幄边机重召对,汉家振旅不为难。

(0)

秋宵不寐重读莘田题砚诸制怆然有怀·其一

遍踏蛮溪琬琰空,诗人笔墨尚熊熊。

文昌乐府三千首,谁为修书李浙东。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